王铎盛年小楷佳作,直入魏晋
研究王铎书体由楷书到行草的资料王铎书丹《袁可立暨夫人合葬墓志铭》楷中见行,与以往所见王铎小楷出自钟王的高古风格全然不同。此帖小楷气势开张,端庄潇洒,颜体成分明显,学习王铎书法者从此帖入手最易得其精髓。启功先生所谓“觉斯笔力能扛鼎”正是指崇祯朝王铎书法的奋发昂扬之气,而入清后王铎的狂草技艺虽已臻化境,...
临帖,要如何才能出神入化?且看王铎如此写《兰亭序》
对此,明代大书法家王铎是这样的观点:拟羲献“如灯下取影”。所以,我们看他的很多作品,包括临作,个性特色依然是非常明显的(甚至在墨法上都有自己的融入)。本文作品是王铎1636年临摹的《兰亭序》,我们可以最直观地看到这位“后王”笔下的兰亭味道,以及他对晋人风骨的理解。相对唐人摹本的隽永秀气,王铎用笔多了...
王铎「过黎阳诗卷」中国美术学院藏
虚景营造:王铎注重虚景的营造,通过无墨处求笔、无笔处求墨的方式,达到形在心中、意在画外的艺术效果。这种对虚与实的处理,增强了作品的空间感和层次感,使观赏者能够在欣赏中产生无限的遐想。笔法特点:韧性与转笔:王铎的用笔以“韧性”见长,善于在行笔中增加曲中有折、弯中扭转,形成急缓有度、收放自如的...
王铎开创性草书:抽象风格成就书法史上的高峰
在用笔技巧上,王铎的草书显示出极高的造诣。他的笔法变化自如,无论是在用锋的转换上,还是在行笔的流畅度上,都达到了令人钦佩的高度。起笔时,他巧妙地将藏锋与露锋相结合,自由切换,展现出笔法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行笔过程中,他的笔触洒脱自然,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风度。王铎草书的线条特点尤为引人注目。...
掌握这三招,王铎书法的学习与展览之路更顺畅
他在笔法上的革新尤为突出,尽管传统观念认为“用笔之道恒久不变”,王铎却通过改变字形的倾斜“角度”来进行笔法上的创新。例如,他将王羲之字体的倾斜角度从15度增加到25度,通过这种笔法上的调整,使得书法风格从“流畅优雅、风度翩翩”转变为“雄健有力、遒劲有势”。另外,王铎在墨色处理上的创新同样独树一帜。
王铎行书轴《三宿岩》
王铎的草书,用笔流畅而富有变化,墨色浓淡相宜,章法错落有致,如行云流水(www.e993.com)2024年11月17日。其草书作品常以大字为主,形制不乏长卷、巨轴,无不开张奔放,给人以豪迈激昂之感。此幅草书自作诗《三宿岩》为绫本巨轴,释文为:“不知何代寺,终古驻斜曛。客至寻(碑)版,僧眼梦洞云。战争前宋事,吴楚大明春。江外猿声急,泬寥几客闻...
北京保利2023秋拍丨瑰奇磊落的晚明双峰——王铎与傅山
此作用笔雄厚有力,草法连绵不绝,笔势如行云流水般,一派天真自然。此卷书法纵逸奇宕,字与字之间相连属,笔意相连不断,充分体现了傅青主书法之特色。用笔顺畅,法度谨严,游丝的显露,使字与字之间的疏密空间对比甚为鲜明。欹斜、反正、开合之法,在傅山的手下都运用的十分娴熟。
王铎临《唐太宗帖》,纵逸不羁,一气呵成
王铎临《唐太宗帖》,草书,纸本,纵252厘米×横50厘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此轴名为临书,点画之间,不时参杂自家书法笔意,用笔细劲,行笔迅疾,连笔牵丝,一气呵成,气脉贯通。每个字都经得起推敲,结构考究,字形奇稳。临池之精熟,堪为楷范。释文:忽枉来书,谈饰过实。非敢当仁,披览循环,祗以增愧。故斯表意...
砚溪堂:以笔为溪,笔歌墨舞
苍:苍老,用以概括“笔性老辣”的用笔;郁:表达王铎草书用笔、结构、章法、墨法表现手法的多样性;雄:表现了王铎草书“气度雄浑”、“魄力沉雄,邱壑峻伟”等审美特征;奇:概括了王铎草书结构欹侧、字间连接奇特、“涨墨淋漓”等风格特征。清代秦祖永《桐荫论画》中写到:“王觉斯铎,魄力沉雄,邱壑峻伟,笔墨...
纪念|独行我素、历经磨难的人生与施成铎书法之路
而且作品尺寸越大,似乎越是能够张扬自身的气质;从作品风格上来看,施公喜欢用羊毫长锋,也喜欢中锋用笔;他的书法从颜鲁公处得其力,再从北碑《石门颂》、《石门铭》处得真拙与宽博之神,又从《石鼓文》等大篆之中得到用笔浑厚沉郁之妙,还从明清王铎、徐渭处得其势,最终成就了酣畅淋漓、沉着痛快之中不失厚重沉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