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栋:纵然一笔序避仙/为刘卫国《避庐诗草》诗集序
其三,“避仙”刘卫国,除了不舍读书,不舍亲情之外,也还念兹在兹地不舍友情,这可以说是他这一卷《避庐诗草》中诗意盎然的一种悖论,这从他满纸盈篇的诗题中即可一目了然,如《谢赵勇兄赠画》《贺凤峪五十寿》《赠小平》《寄形意拳魏师傅》《送贵民回河北》《赠倪林》《为建强劝药》,等等,不胜枚举。特...
山海世庐 | 茶馆也是艺术夜校?
书法:一笔一划,书写人生哲学步入茶馆空间,首先映入眼帘的可能是那一张张铺陈开来的宣纸和摆放整齐的毛笔。在这里,书法课成为了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学员们或站或坐,屏息凝神,随着老师的指导,一笔一划间,不仅学会了汉字的形态美,更深刻体会到了书法背后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文化内涵。茶香袅袅中,书法的韵律与茶道的意...
吴善璋:逸笔简远写清新 墨韵深沉意绵长
吴善璋:逸笔简远写清新墨韵深沉意绵长吴善璋,戊子岁生于姑苏。少承家学,习楷启蒙,遂染篆隶、行草诸法。静观古帖,心摹手追,曾历王逸少、颜鲁公、欧阳率更、孙过庭、米元章、王觉斯、何绍基、赵撝叔、吴缶庐诸名迹,深得其韵。旁涉汉简遗篇、敦煌残卷、晋人遗纸,广采博纳,渐成风骨。笔墨简远,神韵自生...
那海读画 | 缶庐花香:诗心不改的吴昌硕
王一亭《缶庐讲艺图》120×52.5cm1932年西泠印社藏吴昌硕当年曾书赠王一亭行书联,引杜甫诗云:风波即大道,尘土有至情。这十个字可以说是两人友情的表白。吴昌硕与王一亭亦师亦友,作为海派书画艺术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两人也被称为“海上双璧”。吴昌硕的生平可谓浓墨重彩。我们在齐白石、王一亭、钱瘦铁、潘天寿、沙...
用庐铭砚专场
拍品9:歙石一指笔舔尺寸:17.8*5.4*2.8cm铭文:以为涩笔不留,以为燥墨不收,温其如玉,获我所求。甲辰用盧拍品10:云水池随形歙砚尺寸:12*8.2*1.5cm铭文:云水三千,甲辰三月,偶见星云大师有此语,因铭于砚。用盧记之于屯溪龙山狮山之间。
“庐”力向“新” | 抓好科创“关键变量” “解码”新质生产力
为寻求为企服务的“最优解”,庐阳区在健全科创金融服务体系的同时,通过举行“政企有约”恳谈会,零距离倾听企业家声音,仅2023年,全区共举办“政企有约”恳谈会23期,接待企业77家,收办企业诉求153个,办结147个,发放创业贷5400余万元,并发放全市城区首笔邮储“线上贷”,解决小微企业创业领域融资难题约230个(www.e993.com)2024年11月5日。
好书·书评 | 遣怀逸兴皆成章——李国春《若水庐丛稿》读后
近日,国春先生的新作《若水庐丛稿》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引起多方面的重视,推介其新著出版的书讯频发于各类媒体,且登上了人民日报微信客户端。这本内容厚重、装帧精美的《丛稿》,以文白兼用的文体,叙、咏桐城自明清以来山川、人物、风情,书画、诗歌,城市、乡村等历史文化,洋洋53万馀字的著作,似一幅历史...
笔作耒锄砚作田
曾耕西(1895—1990),名成鎏,字文勉,又字耕西,以字行;晚号耕研、拙叟,斋号“省庐”,常钤“宗圣后裔”,出生于鹿城区,十岁时随父曾筱洲读书习字,后进入浙江省立十中(温州中学前身)读书,1914年毕业,时年19岁。1926年投笔从戎,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独立第七团上尉秘书、六十三师第二团少校军需...
观展|缶庐花香:诗心不改的吴昌硕
王一亭有幅画于1932年的《缶庐讲艺图》,所绘五人,系吴昌硕与他四个早逝的弟子,次子吴涵、陈衡恪、李苦李、刘玉庵。缶庐讲艺的场景,也让我们见到在那个风云跌宕的年代,一代宗师吴昌硕对后学的教诲与影响。吴昌硕、王一亭合影吴昌硕当年曾书赠王一亭行书联,引杜甫诗云:风波即大道,尘土有至情。这十个字可以说是...
苏轼看破人生的一首诗,竟是这首28字的绝笔诗,读来满满的智慧与哲思
苏轼写完这首诗后,就曾得意地说:“仆庐诗尽于此矣!”可知这是他游遍庐山之后带有对庐山全貌的总结性的题咏。其实,早在写这首《题西林壁》的十几天前,当苏轼刚来到庐山游赏时,便写下了三首赞咏庐山的诗歌。元丰七年四月二十四日一清早,天气晴朗,苏轼一行在开元寺主持的带领下,由庐山南正面登山,晨光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