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古代诗歌的高频词,到了这个季节思念疯长
秋风至、白露下、草木凋零,由景及人,特别激发古人悲秋怀人的传统。“白露”是古代诗歌中出现的高频词,记者通过古诗词门户网站搜韵网搜索到“白露”相关诗句2223处。李白、杜甫、白居易、孟郊、韩愈等众多诗人,都留下过秋天白露的诗句。本期《诗词中的二十四节气》,极目新闻记者专访了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林岩,...
若从词史论勋业,功在江西一派流
可冯延巳的词最难理解的一点,也是最大的优点,也是中国词最大的进步,就是“堂庑特大”。王国维是一个非常有眼光、有见解的文学批评家,他用建筑来比喻冯延巳词的成就,这一句完全掌握住了冯延巳词的特色。“堂”是建筑正中央的大厅,“庑”是两侧的厢房。中国的房子都有院落,中间有正房,两侧有东厢房、西厢房。在厅...
写洞庭湖最有名的一首词,出自南宋词人张孝祥之手,千百年来好评如潮
所谓“天地万物,皆备于我”的自信,不过如是。词的最后两句“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大意是说: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词义在“今夕”与“何夕”形成的现实与理想的强烈对比中曲终阕尽。词人敲打着船舷,独自放声啸唱,词人兴之所至,激昂之气显露,便有“扣舷”、...
苏轼:大地上万物洁净,惬意自由,何时能做个农人?丨周末读诗
天气这样好,“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阳光朗照,万物生长,桑麻乌油油地绿,南风吹拂,野蒿艾香气如熏,再次令他憬悟:“使君元是此中人”!最后一句,最后一首词,勿等闲视之。谢雨是敬畏天地,往返石潭道中所见,是见众生见万物,然后见自己。我是谁?我想要在世上得到什么?我究竟在寻找什么?这些问题,在...
和万物交谈中寻觅诗意——从2024年第1期《诗选刊》管窥当下诗歌...
这并非一个偶发现象。近些年相似的说法每每出现,从“万物皆可算”到“万物皆可比”,从“万物和谐共生”到“水清天蓝万物新”,从“万物静默如谜”到“我与万物的距离”……具体到诗歌领域,“万物”诗学的美学风格和想象空间迅速扩展,从中可见当下诗歌的创作走向及其背后的精神内涵。
小学语文知识(词语归类)集锦
01、描写春天万紫千红春华秋实春光明媚春满人间春回大地春色满园春意盎然春暖花开春花怒放鸟语花香莺歌燕舞百花争艳争奇斗艳生机勃勃欣欣向荣阳春三月桃红柳绿草长莺飞风和日丽群芳争妍万物争荣杨梅吐翠万木竟秀百花盛开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古人抚琴,追求的是“操高山流水之音于曲中,得松风夜月之趣于指下”,林木扶苏,清风入弦,“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嵇康《赠秀才入军》),从而产生心凝形释、包容天地、与万化冥合的心灵体验和空间感受。“琴者,心也”“独得其心而知其深也”“舒缓者音调自然疏缓,旷达者自然浩荡,雄迈者...
6首清明节古诗,人间四月,万物清明,缅怀故人,遥寄哀思
今天分享6首关于清明节的古诗,邀君共赏。人间四月,万物清明,缅怀故人,遥寄哀思~1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节古诗,流传了千年。千百年来,不知动了多少人的情,湿了多少人的心。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
古诗词里的雨声有多美?杜甫听了整整一晚上,而蒋捷却用一生去倾听
若说到古代诗人描摹下雨的声音的优美文字?小话诗词首推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和宋代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因为前者用“润物细无声”来传达听到雨声的喜悦,可谓无声胜有声;后者用“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来形容密集的、非治愈的、连绵不断的雨声,将人生如听雨境界推向极致。
诗词初学者必看(三十五):古典诗词中的7种写景手法
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诗人在写景状物时,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