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东坡文化更好涵养城市气质——写在2024年眉山市“东坡文化月...
首届东坡论坛、“诵东坡爱眉山”诗词大会、“回望千年·苏轼与眉州”周成仕中国画百米长卷展、“东坡大舞台”群众广场舞展演……在2023年眉山市“东坡文化月”,20余项学术交流、文化惠民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贯穿整个11月并延续至12月上旬,进一步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常态推进东坡文化进校园、进家庭等东坡文化...
只有土地是等待的丨《人民日报》(海外版)关注眉山永丰村稻谷...
苏辙在《寄孙朴》中写道:“羡君不出心自如,北潭秋水多鞭蕖。青荷包饭蒲为菹,修然独往深渊鱼。”写泡菜的诗词,苏辙写得比父亲苏洵、哥哥苏东坡都要好,但苏东坡的名气实在太大了,以至于到了后世,人们把眉山泡菜叫成东坡泡菜。苏东坡不仅是大文豪、大书法家,还是令人羡慕的美食家。传说他每餐必吃泡菜,无论...
中国省份的“千年老二”,它被误解的太深了...
苏轼一家出生在眉山,古称眉州,是“天府粮仓”范围内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父子三人在中国诗词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尤其是苏轼,千百年过去,仍然是诗词界最受欢迎的“顶流”明星,吸引着不同年龄段的人们为他的诗词和人格魅力而倾倒。眉山至今仍然留存着众多与“三苏”相关的文化遗迹,比如他们的故居“三苏祠”,...
七百里三峡,一路惊心动魄 | 跟着苏轼诗词游三峡
七百里三峡,一路惊心动魄|跟着苏轼诗词游三峡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十月初,二十四岁的苏轼从故乡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舟发岷江,南至宜宾,再东入长江,经十一郡、三十六县,行六十日行程后在湖北荆州上岸,从陆路北上京师开封。对苏氏父子三人来说,这也是他们第二次前往京师开封。这一路上,苏氏父子游历山水,...
苏东坡好茶佳话|苏轼|茶文化|叶嘉传|铁观音|苏东坡(2012年电视剧...
早在西汉宣帝时(公元前73—49年),资中王褒在所写《僮约》中就有‘武阳买茶,杨氏担荷’的记载。眉山又是苏东坡的故乡,苏东坡好茶皆知,他对品茶、烹茶、种茶均在行,对茶史、茶功颇有研究,又创作出众多的咏茶诗词的。可以说,苏东坡把茶的文化与品德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他深明茶理,深谙茶道,把煮茶的艺术...
从蜀道走向世界 眉山学子苏轼进京“考公”走的哪条路?
谁知六年之后(1066),五十八岁的苏洵病逝于京师,苏轼兄弟在六月送父亲魂归故里(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苏轼他们仍由三峡取水道入川,经泗州、洪泽、樊口、石首、江陵,溯长江而上。这次返蜀因走水路,又扶着苏洵灵柩,苏轼等人走了十个月才回到眉山。而苏轼、苏辙再度出蜀则是在熙宁元年(1068)十月,两兄弟守孝完后,再次奔赴蜀道,...
苏轼与眉山:“此心安处是吾乡”
一曲悠扬的古琴在美国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传来,大幕上,苏东坡所绘的《潇湘竹石图》缓缓推开,舞者挥洒身姿,东坡传奇一生在美重现。3月8日-10日,美国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上演了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该剧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中共眉山市委宣传部出品,已在国内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演出,广受好评,这是它...
三苏祠里聊东坡 直播《夜访苏东坡》在眉山开启
罗振宇:眉山是大文豪苏东坡的故乡,他的诗文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文化气质和东坡元素,尽显无处不“东坡”。昨天我在街上看见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手里拿着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让我感受到东坡文化已经深深浸入眉山人的心里,成为厚重而珍贵的城市文化基因。想要更好地传承和...
苏轼写下《洗儿戏作》,字字句句都是人间清醒,为人父母者多学学
假如苏轼“傻”一点,完全看不出变法后面存在的危机,又没有那么强烈的表达欲望,平时顺着皇帝的心意讲话。没事就写写宫廷诗歌逗宋神宗这个老文青和曹太后开心,时间一长,官阶自然会随着资历往上涨。再说苏轼在眉山的时候,八岁就接触到了道家的学说。道家的老子曾在《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大智若愚”。做人...
【文史英华】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33岁的苏轼为父亲守孝期满,离乡赴任之前,栽下一棵荔枝树,并与乡里友人约定,待树长成即归眉山。然而,苏轼回到京城后仕途坎坷,辗转多地,杳无归期。苏轼在元祐五年(1090年)写下《寄蔡子华》诗,表达了无尽的乡愁:“故人送我东来时,手栽荔子待我归。荔子已丹吾发白,犹做江南未归客。江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