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古代诗歌阅读(突破点一 鉴赏古诗的语言)
突破点一鉴赏古诗的语言必备知识1.常考“炼字”的词类常考词类表达作用典例动词使诗歌有动态之美、力量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取得生动传神的效果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形容词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
诗词初学者必看(三十五):古典诗词中的7种写景手法
比如像贾岛《题李凝幽居》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推”“敲”选用,王安石《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的形容词用作使动动词,都是动态描写的一些典范,在动词的使用上作了不少文章。但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
陈斐评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古诗评注的向上之路(上)
是听的人从听觉直接得来,‘冰下难’并不能产生听觉,只是意识上的联想。冰下难,一本作‘冰下滩’。”评析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一(“凤尾香罗薄几重”)云:“这首诗姑且假定为男方想念女方……诗
古诗文赏析:韩愈《马说》
10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11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12石(dàn),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石约等于一百二十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13食马者:食,通“饲”,喂。14其:指千里马,代词。15是:这样,指示代词。16虽:虽然(与前面的虽不一样,这里指虽然)17能...
“一汀烟雨杏花寒”——中国古诗与杏的跨文化“旅行”
济慈诗《秋颂》写道,“使葫芦胀大,鼓起了榛子壳,/好塞进甜核”,“鼓起了”即是用作动词的“plump”,亦有丰腴、饱满之意,描写秋果之肥硕。杏之肥,本意就是摹写花开之盛,有繁茂之意。读到这个字,脑海中便是满树粉的、白的杏花,簇簇拥拥,在春风里招摇。雷克斯罗斯、钟玲译本中,“绿肥红瘦”的“肥”译作“...
刘禹锡在乌衣巷写下同名怀古诗,短短四句写尽世事沧桑,读来让人...
句中“斜”字,同上句中“花”字相对应,全是动词的用法,它们都写出了景物的动态;西下的落日,再点上一个“斜”字,便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www.e993.com)2024年11月6日。本来,鼎盛时代的乌衣巷口,应该是繁华无比、车马马龙的喧嚣场景。而现在,诗人却用一缕斜阳,使乌衣巷完全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
这些字的读音被改后,我们如何读那些年学过的古诗?
第二小类,按诗词格律的平仄要求须改变声调但现在已经不通行的读音。如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孟蓬生在文章中指出,根据格律要求,“看”字须押平声韵,而“看”字在古代也确有平声一读,因此面向中小学生的工具书和教科书可以注明:“旧读kān。”但注出“旧读”只是...
“唯”和“惟”两个常用汉字,到底有什么区别?很多人傻傻分不清
下面,我们来看看“唯”和“惟”在经典古诗词中存在的情况,还是以“唯”居多。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解释:孟浩然要去扬州,他在黄鹤楼这里向我辞行,我看着他的身影渐渐消失,最后只剩下长江在天上奔流。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6首古诗词,诉尽人生苦短,浮生若梦
对此,元好问感到痛心疾首,他高声呼唤:只知道追随苏东坡和黄庭坚就足够了,期待真正有才华的人能逆流而上,领导诗坛。忆挂孤帆东海畔。咫尺神山,海上年年见。几度天风吹棹转,望中楼阁阴晴变。金阙荒凉瑶草短。到得蓬莱,又值蓬莱浅。只恐飞尘沧海满,人间精卫知何限。
诗歌连起我们的心
“河流在葡萄牙语里也是一个动词/它意味着微笑流进了嘴里/该怎么形容你/古老的朋友/碧绿如玉/我是尼罗之子/今天却沉浸于富春之上……”富春江游船上,来自巴西、埃塞俄比亚、伊朗、中国等国的诗人一同谱写了诗篇《在中国富春江上》。诗人们虽远隔千山万水,却因诗歌而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