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造科学奇迹的拼图上,中国还缺点什么?
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曾指出,十七世纪英国的清教主义所传递的精神气质与伦理规范直接促成了英国科学革命的爆发,科学奇迹频繁涌现。而且后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大凡信奉清教/新教的国家的总体科研表现要比信奉天主教的国家要好。这是文化促进科学发展的经典案例,相反,如果一国的传统文化中缺少与科学相适应的精神气质与伦理...
樊春良:再思“科学的精神气质”
默顿提出科学的精神气质由四个部分组成: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性。普遍主义要求接受或拒斥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不应考虑科学家的个人或社会属性;公有主义要求科学家公开研究成果,不能当作私人产物占有;无私利性要求科学家为“科学的目的”从事科学研究,不以金钱、地位、荣誉等为目的;有条理的怀疑性...
默顿| 科学的规范结构
科学的精神特质是指约束科学家的有情感色彩的价值观和规范的综合体。这些规范以规定、禁止、偏好和许可的方式表达。它们借助于制度性价值而合法化。这些通过戒律和儆戒传达、通过赞许而加强的必不可少的规范,在不同程度上被科学家内化了,因而形成了他的科学良知,或者用近来人们喜欢的术语说,形成了他的超我。尽管科学...
评论与争鸣 | 科学有无国界?
1942年,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在《科学的规范结构》一文中,将科学共同体的内部行为规范概括为: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精神,凸显了科学文化独特的精神气质,客观上也促使“科学无国界”论断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在“科学无国界”论者看来,科学是一种追求真理的认识活动,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构建...
文化视角下的工匠精神与科学精神协同发展
关于科学精神的内涵,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提出了著名的“四规范”说,即“普适性、公有性、去私利性、有组织的怀疑性”,这成为学界关于科学的精神气质之滥觞。实际上,其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解说,包括方法论角度、社会规范角度、价值追求角度等,这使得科学精神在当今成为一个内涵比较丰富的概念。如果综合当前学界的...
新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技奖励
默顿认为,“像其他建制一样,科学建制也发展了一种给那些实现了其规范要求的人分发奖励的经过精心设计的制度(www.e993.com)2024年11月2日。”科学奖励可以理解为科学技术活动的内在机制,科学主要通过约束机制与动力机制运行。科学奖励系统就是通过约束机制控制科学家的科研行为,通过动力机制对荣誉进行分配以实现奖励系统的目的。在这个系统中,从论文发表...
平齐| 科学共同体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尽管默顿的研究计划成功地展示了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其详细运作情况,但是,在最近二十年中却出现了另外一种科学社会学。这种流派的科学社会学主要研究科学家生产的那些知识是否由社会构成并社会传递的问题。也就是说,科学知识(包括我们认为能够获得的自然界最好的知识)的内容是否有赖于社会?如果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
科学家精神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与时代特征 | 科技导报
默顿提倡科学的精神气质具有4要素——普遍性、无私利性、无偏见性、有条件的怀疑,在一定时期几乎成为科学精神的标准答案。科学精神不仅蕴含坚持真理的科研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同时也蕴含理性质疑、求真务实等社会文化。20世纪初,中国学者开始对科学精神进行探讨。1916年任鸿隽在《科学精神论》一文中指出,科学精神至少有...
科学家是科学精神第一载体
理性怀疑类似于默顿在科学的精神气质中说的,是进行“有根有据的怀疑”,包括国际上所说的“批判性思维”。守正创新指科学精神一定要包括创新,即作出科技创新、理论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或者说“全面创新”。创新要“守正”,就是说,要遵守底线的规范和伦理,进行负责任的创新。
清华大学刘兵:官本位是对科学精神的严重扭曲,影响科研评价
刘兵:1941年,竺可桢曾发表文章,将科学精神概括为“不盲从、不附和,依理智为归。”1942年,美国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将科学精神具体化为四种规范,即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性。传统来讲,很多人把科学精神与早期科学社会学派中的精神气质联系在一起,如普遍主义。以科研评价为例,普遍主义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