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沃什:列夫舍斯托夫是从陀思妥耶夫斯基身上,为他的悲观哲学找到...
尽管他是他所有的人物,但有一种理解认为,有一个特殊的人物最接近他本人:伊凡·卡拉马佐夫。因此,列夫·舍斯托夫怀疑不是他的正面人物大卓希玛和阿辽莎,而是伊凡,表达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信仰的最终的无能。在我看来,舍斯托夫所论不错。那么伊凡表明了什么呢?他退还了造物主的“入场券”,是因为那孩子的一滴泪,...
虚无主义的双重面貌:尼采和尼采之前的欧洲虚无主义
撰文|郝苑在《卡拉马佐夫兄弟》行将进入整部作品的高潮之前,陀思妥耶夫斯基出人意料地插入了一段阴暗神秘的剧情:伊凡·卡拉马佐夫在知晓了弑父案的真相后,终于下定决心要在第二天向检察官告发一切。然而,当他头昏脑涨地回到自己卧室时,在摇曳的烛光下,在昏暗的墙角沙发上,他骇然发现一个蠢蠢欲动的魔鬼正坐在那...
《卡拉马佐夫兄弟》:理性的困境
阅读文学经典《卡拉马佐夫兄弟》时,你是否也有着这样的困惑:在序言中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明确地指出卡拉马佐夫家族中的三弟、见习教士阿辽沙才是本书的主角,然而在主线故事中,二哥伊凡却始终占据着主要地位,仿佛他才是整个故事的主角。作为19世纪现实世界中崇尚理性主义的俄罗斯进步青年的"文学再现",陀氏希望通过塑造...
生活中少有人喜欢的陀思妥耶夫斯基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卡拉马佐夫兄弟》剧照情节的吊诡还在于,是费奥多尔的私生子斯梅尔佳科夫在伊凡·卡拉马佐夫的怂恿下心生恶念,杀死了父亲,似乎弥补了德米特里复仇依据的不足,但德米特里又最终被错判而遭流放,斯梅尔佳科夫则以自我结束了罪恶的生命,用这样的方式实现了情节故事的终结。作家将一种悬疑小说的手法融人叙事中,将故事在人物...
李雪评《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走向“俄国灵知”
陀氏借助一系列彼此关联的人物塑造了约伯记式的情节架构,深刻反思了近代西方思想进入俄国后造成的种种后果,他认为,正是西方的理性主义所导致的虚无主义,使一部分俄国人笃信“如果没有上帝,就什么都可以做”,这种思想烙印深深拓在拉斯克尔尼科夫、韦尔霍文斯基父子和伊凡·卡拉马佐夫等人身上。辩证法的另一端是索尼娅、吉...
思想湃丨梁永安:用《卡拉马佐夫兄弟》,打开自我深藏不知的一面
大儿子德米特里对父亲恨之入骨,一再扬言要杀死他(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之后老卡拉马佐夫被杀死了,但实际上,真正的弑父者并不是德米特里,而是私生子斯麦尔佳科夫。他是在二儿子伊凡“既然没有上帝,则什么都可以做”的“理论”鼓动下,为发泄自己在长期卑屈处境下郁积起来的怨毒情绪,为取得金钱,冷酷地谋杀了自己的父亲。
人是一个谜,需要解开它 | 陀思妥耶夫斯基
人之“本”是否就意味着在人身上住着“非人”?由此可见,“非人”的影子不同程度地存活在陀氏笔下的拉斯柯尼科夫、伊凡·卡拉马佐夫、宗教大法官以及荒唐人等人物形象身上。《罪与罚》拉斯柯尼科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学主义思想,既是对他之前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反思和回应,又是对他之后的发展中的人道主义思想的...
新世纪福音战士:世纪末的救赎与神话
如果我们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作为一种衡量标准的话,作为EVA男主角的碇真嗣的精神气质正是介于作为虚无主义者的伊凡·卡拉马佐夫(地下室人)和圣徒一般的《白痴》主角梅诗金公爵之间。碇真嗣和伊凡一样,他们处于个体原子化的时代,他们所身处的社会面临同样的精神危机——现代社会所造成的绝对个人主义社会,信仰与意义...
终极幸福的诱惑: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欧洲虚无主义思潮
《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宗教大法官》一节,代表着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作的精神高度。他将自己所有的情感、修养与困惑凝结在虚无主义者伊凡·卡拉马佐夫对弟弟阿廖沙所讲述的这一出虚构的故事中:当耶稣再临,如何面对新的僭主——宗教大法官?权力垄断了所有信仰,人又将走向何方,寄靠什么?大法官口若悬河地讲述了一个真理...
每周只读一本书 · 这是上帝与魔鬼的战争,恶与善不可思议地糅合在...
两任妻子给老卡拉马佐夫留下三个儿子,但他从来没有照顾过这些儿子,而是任由他们让仆人或者亲戚照看养育。大儿子米佳是个性情粗野但内心高尚的人,父亲扣留了母亲留下来给他的财产,导致两者的关系日益恶化。二儿子伊凡是一个不信上帝的唯物主义者,他不相信绝对的道德,并且有一套自己的哲学理论。小儿子阿廖沙是个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