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个中国历史典故,收藏学习!
袁绍于官渡之战败北后,刘备投靠刘表,屯驻新野。公元207年,刘备三访隆中,求得诸葛亮出山辅佐,并按照诸葛亮《隆中对》所言“东联孙吴,西据荆益,南和夷越,北抗曹操”的策略,成就了三分天下的大业。14.三国鼎立公元220年一月,曹操在洛阳病逝,十月,其子曹丕称帝,改国号为魏,汉献帝退位,东汉灭亡。公元221年,刘...
90个历史典故:读懂沧桑中华(建议收藏)
40、三顾茅庐:袁绍败北,刘备投靠刘表,屯驻新野小县,访襄阳水镜先生司马徽得知: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卧龙”便是诸葛亮,刘备三访襄阳隆中,求得诸葛亮出山辅佐,并按照《隆中对》“东联孙吴,西据荆益,南和夷越,北抗曹操”的策略,成就了三分天下的大业。41、赤壁之战:曹操消灭了袁绍统一北方,便南下进军...
历史典故系列之《三顾茅庐》
不久后,当听闻诸葛亮已回到隆中,刘备毫不犹豫地携带关羽和张飞再次踏上拜访之路。到达茅庐时,天色已晚,微风轻拂,吹动的是不仅仅是竹叶,还有三人心中涌动的期待。刘备敲响了茅庐的门,一个看似家仆的中年男子出现在门口。刘备急切地询问道:“敢问卧龙先生是否在家?吾乃刘备,特来求访。”家仆微微颔首回应:“...
华夏历史上著名典故
两人在茅庐中畅谈天下大事,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刘备听后大为赞叹,恳请诸葛亮出山相助。最终,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打动,决定出山辅佐刘备。这个典故形容诚心诚意地邀请或拜访某人。它强调了真诚和耐心在寻求人才或合作中的重要性,以及为了实现目标可以坚持不懈的精神。同时,它也揭示了诸葛...
三国气度:大时代中的个人命运
历史上,诸葛亮并没有草船借箭和借东风,但他出使劝孙权那段,是三国中举足轻重的时刻。此前的隆中对时,刘备有大略但缺想法,诸葛亮跟他提了:先取荆州,再取西川。就在刘备当阳败北时,诸葛亮主动请求去和孙权结盟,共击曹操。此后诸葛亮渡江与孙权谈判,大夸刘备手下还有两万以上的人力,要求孙权与刘备“协规同力”。
龙年七夕:绍兴沈园品读新书《陆游的诗词人生》有感
陆母,比现在的虎妈要狠毒得多了(www.e993.com)2024年11月7日。八百多年之后,笔者似乎能理解她;即陆游的父亲并没有考取进士、只是凭着钱财进贡换取了一个芝麻官。如果这一大家族在陆游一代要实现飞黄腾达,非有功名或殊荣不可、甚至还要有为朝廷分忧的能力。而陆游沉迷红袖添香三年余,既无子嗣、又无类似于孔明的隆中对,陆母即迁怒儿媳。
“要知道更多的古今”——毛泽东的读史人生
比如关于诸葛亮,毛泽东一方面认为他具有“言忠信,行笃敬,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众益”等优点,对孟获“七擒七纵”执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另一方面也指出他盲目自大,没有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识人不清、用人不当,《隆中对》提出的分兵策略导致兵力单薄,等等。在阅读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时,他用红、黑两种...
韩信曾遭受胯下之辱,沦落街头,他是如何逆袭成为战神的?
这个《汉中对》跟诸葛亮的《隆中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这个有着宏观规划的《汉中对》比三天下的《隆中对》早了四百多年。韩信在《汉中对》中的规划是这样的,天下在秦朝的暴力统治之下早就苦不堪言,而项羽自恃武力威慑天下,而且他经常屠城,弄得天下人心惶惶。所以,项羽这种凭借血气和杀气取得的强大是不会长...
这个地方,不只有臊子面
有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所留下的珍贵墨宝“五丈原高恨当年空陈二表,三分鼎峙在先生名著千秋”;有乾隆、嘉庆皇帝御笔题写的“宁静致远”“忠贯云霄”匾额;亦有文人墨客留下的“三顾许驰驱三分天下隆中对,六军章讨伐六出祁山纲目书”“智谋隆中对三分天下,壮烈出师表一片丹心”等精彩楹联。
巧得很,河南南阳、湖北襄阳同期打出“三顾”推广牌
东晋著名史学家习凿齿在《汉晋春秋》的观点是: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所以襄阳人认为诸葛亮在襄阳西南的古隆中,才有“隆中对”的典故。而南阳人认为诸葛亮是在南阳的卧龙岗,才有“卧龙先生”之称。直到今天,争论还在继续。襄阳方面启动了“一句话叫响襄阳”全国征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