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脉 成语之都丨成语典故与邯郸交通文化遗存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唐代诗人杜牧在《赤壁怀古》中提到的“铜雀”二字,蜚声海内外的铜雀台,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铜雀、冰井、金凤三台建在六朝古都邺城西城墙的北部,以墙为基,由南到北一字排开,见证了城市第一条中轴线的诞生。至此,在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中轴线布局成为其最大特色。
先见丨《成语里的万年中华史》:千则成语,万年历史,串联中华文明的...
开天辟地、礼尚往来、围魏救赵、投笔从戎……悠久的华夏历史酝酿了成千上万则成语典故,它们是汉语言的精华、中国历史的缩影、中华文明的积淀、古人智慧的结晶。近日,上海书店出版社推出由知名历史学家、资深出版家郭志坤、陈雪良先生合著的《成语里的万年中华史》(全十册),以近千条成语为线索,以讲述成语故事的方式...
超凡入圣、神目如电、五体投地……这些成语竟都跟唐僧密切相关?
而在他或撰或译《大唐西域记》《大般若经》《心经》等典籍之中,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在奉诏编纂的《大唐西域记》里,玄奘法师明确记载了印度致敬礼仪,其中就有我们现在常说的“五体投地”。在书中对相关等次都有所录:“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
“2024年度成语搜索”新闻发布会在邯郸举行
邯郸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春红表示,邯郸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素以“中国成语典故之都”著称,拥有丰富的成语文化资源。近年来,邯郸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语文化的挖掘与传承,致力于打造“成语之都”文旅IP建设平台,进一步扩大成语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举办此次年度成语搜索,旨在...
文化之脉 成语之都丨邯郸成语:汉语文化的东方智慧
三国时期,成语典故生动形象,内涵丰富,朗朗上口——孟德献刀、望梅止渴、击鼓骂曹、生在曹营心在汉、捉刀代笔、相煎何急、七步成章、才高八斗、、翩若惊鸿、巧夺天工……千百年过去了,它们若月之白玉,星之清辉,映照着我们的内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邺城,“你方唱罢我登场”,历史像万花筒般的旋转。出自这些朝代...
303条出自镇江的成语,镇江,当之无愧的成语典故之城!
这是祖先留给镇江的丰厚历史文化遗产(www.e993.com)2024年12月20日。全书的成语典故又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居多。著作者介绍,三国时期吴大帝孙权筑“铁瓮城”,经营“京城”,即京口,长达四年之久。西晋末“永嘉之乱”“永嘉南渡”后,东晋王朝建都建康(南京),国家经济和政治中心南移,中原士族精英与江南土著人才,中原道统文化与江南吴地文化在这里...
行走丨中国成语典故之都
邯郸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都,名字最雅,充满哲理文采,充满诗情画意。邯郸的名字源于邯郸山。《汉书.地理志》记载,“邯,山名。郸,尽也。邯山至此而尽。城郭皆从邑,因此而名焉。”“邯郸”二字作为地名已经3100年,一直沿用至今,是中华地名文化的特例,极为罕见。邯郸是赵汉、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后唐...
追溯邯郸历史 争做成语达人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为了弘扬邯郸成语文化,让青少年争当讲好邯郸故事、传播好邯郸声音的“宣传员”,10月2日下午,邯郸新闻传媒中心小记者走进赵苑公园,携手石家庄常青藤书院的小朋友们,一同在真实的场景中学习成语典故知识,沉浸式感受古城邯郸的深厚文化底蕴。
青史斑斑 | 成语典故话清廉
“寝丘之志”不是常见的成语和典故,今天鲜有人用,但孙叔敖的故事仍常常被人提及。孙叔敖是名列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第一位的人物,故有“循吏第一人”的美誉。自《史记》开始,历代正史都辟出专章记录清官廉吏的事迹,形成了一项悠久的历史书写传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浓厚历史感的民族,对清官廉吏予以表彰的...
邯郸成语:汉语文化的东方智慧
2010年4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成语典故(二)》特种邮票,“毛遂自荐”位列其中,毛遂成为继廉颇、荀子、蔺相如之后第四位荣登“国家名片”的邯郸历史人物。近年来,邯郸成语文化被编写成各种各样的读本进行传播,同时还通过组织和参与《中国成语大会》,向全国人民传递邯郸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成语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