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第25个中国记者节丨那次采访 我最难忘
采访渐近尾声,看着被我记得密密麻麻的采访本,曹新林笑道:“就像你们记者一样,采访写作是为了传播信息、记录时代,艺术家体悟生活、为人民画像,也是记录时代的一种方式。”那一刻,我的心随之共鸣。是的,深入基层,扎根人民,记录时代,无论对艺术家来说,还是对新闻工作者而言,都是相通的,因为只有真正用脚步丈量大地,...
青岛宣传|人人都有麦克风,为什么还需要记者?
在追踪新闻事件时,往往需要记者在快节奏中下足“慢功夫”,做好最基础最重要的采访调查,尽可能掌握客观全面真实有效的信息,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提问,捕捉细节、深入挖掘,报道才会有思考,有观点,有深度。这个“慢”不是“磨洋工”,而是“练真功”。完成报道后,记者席地休息图源:瞭望公众号在守正中求新求变。
体验手记:记者只需埋头码字?实际体验后,他们这样说
本次新闻体验官采访的是励志人物毕冬。采访开始前,我们需要查阅与受访者相关的各种资料,包括文字、视频、照片等,尽可能对受访者有更多的了解。采访过程中,大家详细提问,生怕错过每一个细节,巫老师也适时提醒我们抓住关键,捕捉最感动人心的瞬间,帮助我们在各种各样的信息中找到关注的重点。最后行文时,大家拿着丰富...
“新闻体验官”:感触颇多 收获满满
这是我第一次跟随记者进行完整的、全流程的采访,采访对象是励志人物毕冬(详见南国早报11月7日3版报道《从“瓷娃娃”到“钢铁侠”的逆袭人生》)。在带队记者的指导下,采访开始前,我们查阅了与受访者相关的各种资料,包括文字、视频、照片等,尽可能更多地了解受访者。采访过程中,我们详细提问,生怕错过每一个细节。
人民日报记者说典型人物采访与写作:从“小”中探视时代发展规律
提要:文学探寻的主题是“性格决定命运”,而新闻要探寻的主题应该是“时代决定命运”。如何“小”中见“大”、“小”中见“远”?就是聚焦个人不能忽略时代背景,要写出个体行为背后包含的时代所赋予的责任和使命,让小人物与大时代共振。个体(一个人物、一个小地方、一件小事情)行为背后,不仅仅是其本身的性格、...
贾连辉:为实现装备中国造奋力“掘进”
日前,贾连辉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讲述了他和团队一起实现国产隧道掘进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艰辛历程(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受访者供图田晶娟制图人物剪影贾连辉中国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长期从事隧道掘进设备的设计研发工作,参与研制我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盾构机,相关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河南省...
人民日报记者说典型人物采访与写作:把自己摆进去
提要:人物报道,要融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触摸最感动自己的地方,运用最合适的表现手法;选择表现手法时,不要墨守成规、机械套用模式,要有创新意识,勇于突破巢臼,做到千人千面。写人物报道,必须写出自己的感动。能够打动作者的,未必能打动读者;如果连作者也打动不了,肯定不能打动读者。采访中,我多次流泪。
新京报感动社区人物评选颁奖典礼举行,小记者现场对话获奖者
新京报和《雷锋》杂志少先号的小记者们现场采访感动社区人物金奖获得者。新京报记者苏季摄“物业管理事务烦琐复杂,业主找您的时间也不固定,您怎么协调工作和生活的?”“您工作的动力是什么?”当日,小记者们纷纷向胡浩提问。“我们上班有时间,下班没时间,即使回家也经常接到业主的电话,问题来了就要解决。”胡浩...
江苏省自考 《当代新闻采访写作》 资料
1、识记: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关系2、领会:如何理解新闻实践的“七分采,三分写”第四章记者与采访对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新闻采访是一种社会性交往活动。记者与采访对象的交往,最具有新闻的本质意义。记者应有广泛的“消息源”,并在实践中根据不同对象的采访心理,采取相应的采访方式。
演一辈子小人物的“老戏骨” 90岁牛犇用生命“感动中国”丨大道⑧下
在采访过程中,当我们拍照的时候,他耐心指导:“我可以提一个建议,你取景不要取太多,你就抓重点。”合影的时候,他又很专业地布置,“来,你坐这里,那个小伙子站那边,这样画面更干净也有节制,不死板。”然后他带我们走出公寓大楼,参观他所住的养老公寓的整体环境和各项服务设施时,走不了几步,就笑着回头对我们跟随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