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演论》与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
作为翻译家,严复恪守“信、达、雅”的原则,他在《天演论??译自序》里说的“一名之立,旬月踟躇”,信不诬也。作为思想家,严复不用“直译”、也不满足于用“意译”来表达他对赫胥黎的理解,他还用“复案”即严复的按语,痛快淋漓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鲁迅说:“严复毕竟做过《天演论》”。在严复“做”的《...
胡适的底色:跌倒了不可怕,别忘记爬起来 | 胡适诞辰133周年
老师对他们很鼓励,胡适在这里开始读《天演论》,后来胡适改名叫胡适之,就跟《天演论》有关系,“适者生存”嘛。后来他开始读严复翻译的《群己权界论》,密尔的《论自由》,读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于是他在思想、学术方面得到了很多的启蒙。后来胡适在1905年之后去了中国公学,中国公学对他影响也很大。它是一些留...
逝于1921年,争议到2024年
在赫胥黎《天演论》(《进化论和伦理学》)的译本中,严复根据自己对原文的理解,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句总结达尔文主义,阐明自然、社会、国家的演化规律,为闭关自守的封建士大夫与彷徨的国人敲响警钟。这句话成为当时最响亮的口号,鼓舞面临亡国灭种危机的中国人奋起抗争。翻译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法意》)...
“先生回家——严复与近代中国名人作品展”福州启幕 展览主题图书...
值得一提的是,吴汝纶致严复有关《天演论》信札册亮相本次展览。此册含书信6通12页,乃二人译《天演论》时的学术切磋、思想碰撞的结晶。吴汝纶为译著润色作序、命篇立名,严复欣然接纳其建议。福州市严复翰墨馆馆长郑志宇表示,此文物史料为当代专家学者探究《天演论》成书以及严复翻译理念的演变,提供了关键史料。1...
东西问丨江小角:海外是如何关注和研究桐城派的?
早在明末清初,方以智就和西方传教士有良好的关系,晚清时期的吴汝纶对西方思想文化认识深刻,他一方面直接参与中外大事决策,一方面呼吁要学习西学,积极宣传西方进化论思想,对与桐城派有一定渊源的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倍加推崇,帮助修改目录,推介销售;还亲自编纂《吴京卿节本天演论》,扩大其影响。吴汝纶不仅重视西学,而...
近代中国“开眼看西方”第一人严复《社会通诠》稿本368页首次原大...
严复,我国近代西方思想的启蒙者,近现代文人书法家代表,其作品严格限制出境!而有关严复译著的手稿,极为罕见,此前更未有过完整的刊布出版!稿本中的日常习字、习文手稿,亦难得一见!严复《社会通诠》手稿-原序严复临黄庭坚《松风阁诗帖》(局部)相较于传统的中国书画或者顶级艺术品,名人手迹书札,往往属于小众收藏...
严复现代启蒙思想的发轫与《天演论》
严复的现代启蒙思想大致始于《天演论》的翻译,他在该译著案语里反复讨论“国种盛衰强弱”之道,疾呼“隐忧之大,可胜言哉!”(《严复集》第1467页“复案”)。这犹如暗夜中乍响之警铃,使人从沉睡中惊醒。他翻译的《天演论》及于1895年发表在《直报》上的系列政论文章所体现的启蒙思想,成为当时维新派和革命派共同的...
纪念严复诞辰170周年,《严复传》近期出版
纪念严复诞辰170周年,《严复传》近期出版现代快报讯(记者刘静妍)一部《天演论》,惊醒沉睡的东方,梁启超、蔡元培等盛赞;一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成为风靡的“热词”,影响了鲁迅、胡适等一代人……今年是著名思想家、翻译家严复诞辰170周年。新书《严复传》近期出版,这部传记由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冯保善...
严复与《天演论》
严复的《天演论》翻译自英国哲学家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但书中的主旨更倾向于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的“任天为治”的观点。斯宾塞根据达尔文进化论学说创建了“天人会通论”的理论体系,在西方世界影响巨大。但他把生物界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也运用于人类社会。对这种社会达尔文主义,赫胥黎不同意,主张...
“先生回家——严复与近代中国名人作品展”启幕 主题图书同步首发
吕增祥致严复关于《天演论》的书信集亦登台展出,作于1885-1901年晚清飘摇之际,涉义和团、八国联军等,吕增祥对严复翻译事业热忱关注、对《天演论》赞赏有加,兼谈儿女婚事,为研究晚清历史、严复翻译生涯与私人生活珍贵一手素材。严复存世最早信札也首次展出,落款“宗光”,时间可回溯至1885年,涉李鸿章、曾纪泽等政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