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西藏中学老师:学生国家通用语言和藏
9月9日,西藏浪卡子县中学初二年级白玛卓嘎弹唱六弦琴。中新社记者江飞波摄在学校绘画室,记者看到里面既有老师、孩子[kb40t7.bijius)们画的西藏元素素描,也有梵高、达·芬奇的艺术复制品;音乐室更有趣,墙上贴的是披头士乐队(TheBeatles)的海报,孩子们的手上弹的是传统六弦琴(也称扎念)。初二年级的白玛卓嘎爱...
第二届中国(吉林)动漫大会|“连环画精品手稿展”“山海神兽智能...
《兕》雕塑是吉林动画学院《山海经百兽》IP项目中的一个作品,是首个以《山海经》神兽为题材的大型智能仿生机械雕塑。从最初的概念设计,到一步步精心打造的雕塑环节,将想象化为现实,全部由学校师生共同完成,充分展现了学校在艺术创作与科技创新方面的雄厚实力。智能仿生机械能够为影视作品增添更加逼真的视觉效果,让观众仿...
于小冬:那些半开的触觉素描
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的绘画和尼德兰以及德国文艺复兴时代的绘画是从中世纪的宗教绘画发展起来的,是平面化装饰性绘画向立体的空间幻觉式写实绘画发展的过度阶段,是古典油画的发端期,这时期的触觉素描是解读古典油画的钥匙,与威尼斯画派以后至19世纪的“视觉式观察”方式相比,表现为“触觉式的观察方式,这一方式的素描训练,是...
对话何冠霖 | 从高原雪山走出的风景画创作之路
何:素描是万启仁老师教的,色彩是肖继东教的,油画是何哲生老师教的,他刚从中央美院进修回来带来了新的思维和观念。但是我在部队的时候,私下跟何哲生老师在学素描、色彩,收获很大。朱:那个时候成都画画的人也不少吧?何:太多了,79年在成都市艺术馆有一个美术培训班,各单位画画的都来了,一个大教室,人都排到门...
20世纪中期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主题创作探析
1954年董希文从藏区写生后归来,创作了《春到西藏》,《春到西藏》也运用相似构图手段。画面以西藏风景为主,画面里的人物占整个画面的比重很小。作品中,远处的雪山表现藏区高原,近处绿色草原盛开杏花,一片春日暖阳的和谐景象。“在这幅画中,表现出温和的春意,即是自然景色之春,又是心理上的政治之春。”作者用大面积...
【地理图片】看完前辈的这些野外地质素描,敬意油然而生!27 张记录...
西藏萨迦县日喀则群砂质板岩斜歪背斜中的轴面劈理云南路南石林的侵蚀面标本素描北京延庆县流纹质凝灰岩粉砂岩组成的砾岩山西五台山角闪斜长片麻岩中的眼球构造辉绿岩中的球状风化河北张家口珍珠岩山西大同第四系火山的纺锤形火山弹河北滦平岔道口水下凝灰岩磨光面...
68岁回归,他将半个世纪艺术人生交还西藏
1982年,完成一组未发布过的毕业创作写实油画后我重返西藏,之后再未回过四川美院。正如电影《走出非洲》中的那句台词:“shenevercameback.”四川美院参展未通过的作品,1979-1980年展出于上海醍醐艺术空间今日·ART:您曾在西藏生活过将近二十年,西藏的高山雪域和民族风情是您作品中常出现的题材,为什么这段经...
唐卡画院里的年轻人
9月4日,西藏拉萨市,西藏唐卡画院,20岁的德吉在进行白描练习。她是日喀则人,高中毕业后考上东北的一所师范大学,但由于身体原因只上了一年就不得不辍学回家。德吉从小喜欢画画,之前画过素描、速写和油画,有一定美术基础,经过亲戚介绍,她决定来这学习唐卡,延续自己当老师的梦想。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孔斯琪/...
新展开幕!这是“一代画魂”的上海传奇
潘玉良是一位全面的艺术家,在油画、水墨画(白描和彩墨)、素描、版画、色粉画、雕塑等领域均有所成就,她丰富的艺术创作和成长故事,不仅是美学的展现,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观众可在此一同踏上潘玉良的艺术旅程,追溯她从上海到巴黎的艺术足迹,感受其闪耀于申江之畔和塞纳河畔的传奇...
留法旅途中,吴冠中拿出画笔描绘眼前人,这可能是现存吴冠中最早...
《水田(一)》创作于70年代。画面中,梯田种水稻,田里灌满水,一片明亮,四川人谓之镜子田。“天光云影共徘徊”,吴冠中半辈子都在调色板上追求这种银灰的水色天光。选水田要靠季节、地形,还要阴天,避免阳光干扰,还要排除噪音。山坡上下回旋,阡陌蜿蜒曲折,田埂上偶有小树,衬着水光分外坚硬而俏巧,水中的倒影又那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