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吴若阳评王瑛《叙事学本土化研究》
第二、三章聚焦于广义的中国叙事学的发展,即在叙事学范畴下展开中国研究的成果,考察近四十年叙事学在中国提出的有别于西方的新的叙事学研究方向及其在叙事学本土化进程中的意义。作者在第二章指出:迄今为止,我国至少提出了六种叙事学的新方向,即叙事学和文体学相融合、审美文化叙事学、比较叙事学、空间叙事学、广...
作家死了?文学死了?人文学科危中寻机,催生出AI叙事学、人机对话...
同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尚必武教授强调,AI文学挑战了“叙事再现人类经验”“人是讲故事的动物”等叙事学中的经典命题,也挑战了作者与隐含作者的概念,而且它不仅挑战了传统文学概念,还动摇了文学批评的核心。“叙事学如果不介入对AI文学的研究,将导致理论的不完整性。”AI叙事学之外,人...
中传2024春季经典研习会活动即将开启
导师组成员张宗伟: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电影史论、叙事学。刘亭: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电影史论、跨媒介传播。石敦敏: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师资博士后,研究方向为电影理论、影像美学。刘航: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学秘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复旦新书丨张均新著《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方法》出版
(一)叙事学的脉络(二)叙事学的主要概念(三)中国叙事学三、后殖民理论(一)后殖民理论脉络(二)萨义德与斯皮瓦克(三)后殖民理论的洞见与危机(四)中国的后殖民批评四、文化研究(一)文化研究的脉络(二)又化研究方法要旨:聚焦权力关系(三)文化研究在中国五、告别“洋八股”第四讲“再解读”思...
“后真相”时代国际主流纪录片的“故事化”转向
当代叙事纪录片的另一特征是依靠人物证言(testimony)“讲述”故事。这些证言大多以采访、画外音的形式出现,可被看作是解说式纪录片中旁白的变体,其功用是将不同时空的真实素材缝合在一起,并对其进行阐释。不同的是,传统解说模式采用无声源的第三人称画外音,即上帝之声,具有客观、中立、超脱的印象与权威之感;当代...
电影的文学精神论坛(下):17位学者纵论电影的文学性
表现为以否定情节、探索隐喻和抒情功能为主旨的电影创作主张(www.e993.com)2024年11月25日。更深入分析,诗性电影是通向哲理、通往神性。严格说,中国没有诗性电影,《小城之春》《城南旧事》《那山·那人·那狗》等,只能说是与叙事电影、社会派电影相区别的一种电影思潮,这种思潮是受道家美学思想所影响。
这份书单,带给新传学子稳定的精神内核!
为了方便大家深入学习,我们罗列了一份新闻传播学书单,分为专业认知、大师经典、学术新知、学人成果、趣味阅读、新闻人修炼、大部头阅读七个板块,希望有趣有料的经典和新知,能带给新传学子一份稳定的精神内核。欢迎来到新闻传播学的世界。完整书单新闻传播学必读书单...
故事的另一副面孔:融合新闻叙事中的故事及其语义系统
经典叙事学将叙事的本质概括为故事与话语的结合。话语是故事表达的形式与语言,而故事则是话语投射的认知形象。话语中一旦有了故事,便成为叙事。相较于传统新闻叙事,融合新闻的故事观念及语义系统拥有了新特征与新机制,具体体现在故事内涵、故事本体、故事语言、故事结构
《东南文化》征稿方向_双月刊论文发表
标题:后经典叙事学视域下博物馆非遗展陈探析——以“锦行天下——中国织锦文化展”为例作者:姚晓晗唐郦薇标题: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数智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南京博物院召开作者:张晓婉《东南文化》收稿方向:考古行业内学术类、科学技术类、研究类,分析类论文稿件;有基金课题项目支持的优先发表;...
重构谈话场——我国文化类谈话节目叙事空间的纪实性转向
叙事学研究既存在时间维度,也存在空间维度,两者均是推进情节展开和实现意义建构的重要叙事手段。近年来,伴随“后经典叙事学”的兴起,叙事学研究在时间维度的基础上,发展出空间研究的新维度。①文化类谈话节目的空间不仅是被观众直接感知的物质空间,而且容纳着各种具象事物和人们的实践活动,承载着主持人和访谈嘉宾的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