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三国演义》,走进真实的三国
到南朝宋时期,宋文帝命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裴松之广泛搜集资料,对缺漏的史事进行补充,并且根据已有材料对陈寿书中不严谨、不正确的表述进行辨正。因此,裴注是对《三国志》有力的补充,是《三国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陈寿的“志”加上裴松之的“注”,是千百年来读者了解三国历史的不二之选。《三...
文学沙龙——《三国演义》中的名人轶事
《三国演义》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反映了三国时期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期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本期文学沙龙将带领大家一同了解《三国演义》中的名人轶事,共同感受文学经典...
《三国演义》中重臣张昭的墓,在南京发现了
六朝初期的南京被称为“建业”,是东吴王朝的首都。三国时期,东吴政权占据长江中下游地区,其皇室成员、重要军政人物死后大都葬于南京以及周边区域。据各地的方志记载,孙坚、孙策、孙权、周瑜、鲁肃等人葬于南京、庐江、镇江等地,有的至今还有墓冢。史料记载,孙权墓位于南京梅花山,但未得到考古证实。不过,经过考古...
《三国演义》名场面:马超带人追杀曹老板,曹操割胡子疯狂逃亡
《三国演义》中有五虎上将这样的总结,讲的就是汉末三国时期最厉害的五位将军,五人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而按照后来说过的三国武将排名来看,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其中五虎上将基本上都在其中,所以他们也是当时武力值最强的几人。说到马超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想到他和曹操之间的故事,尤其是在...
三国时期当权者如何选用人才
汉代末年,群雄并起,曹操、刘备和孙权作为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以其辉煌的功业绘就了三国鼎立的壮阔历史画卷。清代赵翼在史学名著《廿二史札记》中指出:“人才莫盛于三国,亦惟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扶持,以成鼎足之势。而其用人,亦各有不同者。大概曹操以权术相驭,刘备以性情相契,孙氏兄弟以意气相投。”...
《三国演义》里的讹误与创意
《三国演义》虚构人物众多,全书出场的1000多人,大致有200人纯属虚构,其中还不乏在一些重要情节里出现的关键角色(www.e993.com)2024年11月25日。比如,参加过黄巾之乱、后被张飞杀死的高升,在书里是张宝的部将,其实此人在历史上并不存在。在汜水关之战中被华雄斩杀的俞涉、潘凤皆为虚构人物。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遇到的孔秀、韩福、卞喜、王植...
三国谜局:那些未被正史详述的传奇秘闻与真相
根据史实,《三国志》中的记载并没有明确指出诸葛亮在空城计中的所有细节。在《三国演义》故事中,诸葛亮的“镇定自若”几乎是神话般的展现,实际的军事史料却未能完全佐证这一计策的实际情况。历史学者认为,空城计的成功并非单纯依赖诸葛亮个人的智慧,也许有更多的幕后因素,例如当时敌军的军心动摇、气候变化等。更...
张昭墓重见天日:“东吴诸葛亮”是软弱的投降派吗?
02张昭是三国时期东吴重臣,与孙权关系密切,被认为是东吴少有的能让孙权展露出人性一面的人。03然而,《三国演义》中的张昭被描绘成软弱投降派,实际上张昭在赤壁之战前主张投降,是因为当时吴国文武群臣的共同意见。04除此之外,张昭在刘备东征时表现强硬,反对孙权向曹丕称臣,反倒是孙权在实力弱小又缺乏大义时坚持联...
...叙事学理论框架的成功尝试——读郑铁生教授《三国演义叙事艺术》
新时期以来,《三国演义》的研究虽然有长足的发展,呈现出繁荣局面,但就整体而言,多停留在一个研究平面上,真正从《三国演义》文本的整体艺术构架上进行研究的论著并不多见。这种状况,如何有所突破,是研究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李灵年等校点《三国志演义》
从《摩诃婆罗多》到《亚瑟王》到《三国演义》的跨文化“巧合”
然而,排除文化背景方面的不同,其实《亚瑟王》《三国演义》与《摩诃婆罗多》的故事主线与内核,又何其相似:乱世之中,天命之主争夺天下,形象各异的英雄与枭雄一个个登场又落幕。三者虽然发生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然而创作年代相近,而描绘的历史时期,虽然发生在不同的国家与地域,然而历史年代格外接近:相差不过五百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