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旺 刘进宝: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与中外文明互鉴
汉唐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兴盛达到高峰,中国与丝路沿线各国交往密切,络绎不绝的使者、商人、僧侣来到中国,带来了异域的物种、新奇的知识、不同的信仰。各种文明通过人的接触,互学互鉴,取长补短,促进了丝路沿线多元文明的交流融合。因此,丝绸之路不仅是通商易货之道,也是物产流通之路、知识交流之路、信仰融合之路。一、...
打造网上丝绸之路,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一是建设网上丝绸之路经济合作试验区,加快推进中国—东盟信息港、中国—阿拉伯国家网上丝绸之路等先导性试验区建设,鼓励国内城市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结对合作,加强双方在基础设施、智慧城市、电子商务、远程医疗等方面的的深度合作。二是发挥企业积极性构建国际化产业联盟,支持我国大型互联网企业和知名科研机...
【相约敦煌 牵手世界——第七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在舞剧《丝路花雨》创作时,当代编导们借鉴敦煌石窟壁画中舞姿形象,创造性地“复活壁画中的乐舞艺术”,进而创造形成一种具有敦煌壁画舞姿形态与唐代舞风的舞蹈语言,“敦煌舞”自此产生。《丝路花雨》剧中第一位英娘扮演者贺燕云,在《敦煌舞名称的由来》一文中记录了关于“敦煌舞”名称由来的讨论,她写道:“敦煌舞”的...
探秘唐渤海国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璀璨起点
防川村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防川村为唐渤海国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更是东北亚的“黄金水道”,也是吉林省海拔最低的地方。而在过去,图们江水曾一度冲毁了道路,使得防川村与珲春交通隔绝,被当地人称为“飞地”,大概意思是只能“飞”过其他行政主体的属地,才能到达。据悉,上世纪60年代,共产党员姜泰原带领1...
于文杰: “太平洋丝绸之路”上的中国元素
一、谁是“太平洋丝绸之路”的真正缔造者在殖民主义时代,面对西方列强的暴力入侵与殖民掠夺,被掠夺民族的经济与文化依然表现出强大生命力。“太平洋丝绸之路”背后的政治推手是以西班牙为代表的西方列强,而其载体和主体正是太平洋周边遭受殖民主义掠夺和压榨的国家、地区和人民。这些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日本、菲律宾、墨...
为用中国话语阐释丝绸之路历史提供科学依据
1999年以来,致力于丝绸之路沿线考古和大遗址保护工作,经过长期艰苦努力,最终确认了《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的古代月氏和康居等文化遗存,取得了中国科学家在中亚考古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www.e993.com)2024年11月9日。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使者张骞自都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寻找月氏。这一壮举,成就了一条“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里程...
南海西北陆坡沉船遗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双向贸易的历史见证
自此以后,无论是唐朝地理学家贾耽记述的“广州通海夷道”,还是明朝茅元仪收录在《武备志》中的《郑和航海图》,乃至明清时期的《顺丰相送》《指南正法》等海道针经,应该说都是在秦汉时期形成的“徐闻、合浦道”航路基础上形成的。正是这条“舟舶继路、商使交属”的海上丝绸之路,成就了两千多年来古代中国与海外世...
敦煌石窟: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汇点
从北魏至唐宋乃至元明,敦煌石窟形制随时代更迭而展现出不同的风貌。北魏时期,受印度及中亚影响较深,中心柱窟和僧房窟较为常见,如北魏早期的第254窟,体现了初期石窟的简朴与肃穆。进入隋唐,随着国家的强盛和丝绸之路的繁荣,敦煌石窟艺术达到了鼎盛,石窟规模扩大,壁画题材更加丰富,出现了如第61窟的大型经变...
点燃古丝绸之路的生态之光
3046公里,是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一圈的长度。在古代丝绸之路,商旅们越过河西走廊后就分为两路,沿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分为南北两线向西行进。过去40多年,依托“三北”工程,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已经形成了长达2761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这里森林、草地、湿地防护占90.6%,沙漠边缘无林草湿地空白区长度约285公里,主要分...
东西问丨谢丹:为何古人要开辟“难于上青天”的蜀道?
汉唐时期,成都是中国南方著名的商业都会,吸引着各地商人往来于此。他们经由蜀道,将丰富多元的外来商品传入四川盆地,诸如海兽葡萄镜等丝绸之路特色器物传入蜀地后,成为当时的“时髦商品”。商贸互动亦推动了文化交流。在四川和重庆出土的带有骆驼和胡人图案的画像砖以及骆驼俑、胡人俑等文物,见证了巴蜀地区与西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