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框架:春秋和战国的区别
1、相对于春秋时期,战国时期文化领域诸子百家争鸣更为灿烂,诸侯国采用政策吸引人才,如魏国的西河之学、齐国的稷下学宫。2、春秋时期的教育以官学为主,“学在官府”,教育对象以贵族为主;而春秋末期孔子带来了私学高潮,到战国时期私学取代官学成为教育主流,教育的对象与阶层更为广泛。
东周为什么要分“春秋”与“战国”?
这是因为,春秋时期战争的质量,与战国时代根本就没法比。战国时期战争的规模,绝对是前无古人。西周时期,周武王灭商时率领的多国联军,有战车三百乘,精兵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在当时已经是非常庞大的一支军队了。到了春秋时期,战争的规模明显扩大了。但具体到某一场战役中,双方参战的兵力加起来通常不过七八万人。
“春秋战国”是什么朝代?春秋为何称为春秋,战国为何称为战国?
“春秋”这一时代命名,或许与某部著作紧密相连,但亦有人主张,它实际上代表着诸侯们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向周天子表达敬意与忠诚的礼仪传统。不论哪种解释,这“春秋”二字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每每提及,总能让人联想到那个充满诸侯争霸与士大夫风韵的古老时期,以及那些流传千古的故人与事迹。
春秋时期的成文法运动
原标题:春秋时期的成文法运动“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叔向之口,意思是之前的统治者并不预先制定和公布法律,遇到问题都是临时讨论,依靠比较原则性的礼法来解决问题、治理国家。这种做法给了司法者非常大的自由裁量权,同时剥夺了民众的知情权。就如唐人孔颖达所解释的那样,“刑不...
中国春秋时期的“贵族精神”
春秋时期的军队都是以贵族为主体,战士人数不多,几百辆战车而已,每次战争一般不超过一天。因此那个时候的战争更像是一次大规模的绅士间的决斗。贵族们在战争中比的是勇气和实力,偷袭、欺诈、乘人之危都是不道德的。正如徐杰令所说:“春秋战争礼最大的特点,在于讲究承诺,遵守信义,不以阴谋狡诈取胜。”宋襄公所说...
先秦时期,居然有3个东周、西周?真相:西周、春秋、战国各有1次
“春秋时期”以后,至周赧王逝世,这一段时期,由于战乱频仍,各诸侯国相互兼并,后世的历史学家称之为“战国时期”(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战国时期,周王朝王室之间,因为权力问题又发生了内部争斗。王位传到周考王(时首都在成周,公元前517年周敬王平定子朝之乱迁都于此)时,周考王将弟弟姬揭封到故都王城(又叫“河南”),也许...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为什么叫“春秋”?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为什么叫“春秋”?春夏秋冬,四季便是一年,“春秋”,这是春秋时代人的浪漫。周代分为东西周,西周早,东周晚,而东周,却是诸侯加剧厮杀,加快撕烂脸皮的一个时代,也是这个时候起,于是东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以“三家分晋”为分界线,此前是“春秋”时代,此后是“战国”时代。
真实的春秋时代历史-周王室的衰微
真实的春秋时代历史-周王室的衰微西周末年,关中地区因受战争和灾荒的破坏以及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东迁后的王室实力,大为削弱。晋文侯和郑武公帮助平王迁都洛邑,作为王的左右卿士掌握了王室的政治大权。郑武公的儿子庄公继续作为周室卿士时,竟然打起“以王命讨不庭”(《左传》隐公十年)的旗帜,联合齐、鲁,...
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为什么叫做“春秋”
然后又把东周也分成了两段:天子有点面子的春秋、天子就是个渣渣的战国。▲朝代列表准确来说,生活在春秋时期的人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年代被称为春秋,也不知道自己的年代被称为东周,这都是后人叫的。春秋之所以得名,是因为《春秋》一书。▲《春秋》...
“春秋战国”,春秋与战国如何区分?东周包含春秋战国吗?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而战国时期,则简称“战国”,二者合并,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简称“春秋战国”,而周朝,分为西周与东周,公元前770年周朝从镐京向东迁都至洛阳,这一年便是西周与东周的分界线,同时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开始。《春秋》一书,是孔子所著的鲁国编年史,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与诗、书、礼、易、乐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