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才俊汇集 高端学术交流 |第十八届全国青年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清华大学李景虹院士,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贺祖斌,南京大学鞠熀先教授,五邑大学栾天罡教授,东北大学王建华教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汪海林研究员,西北师范大学卢小泉教授,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吴爱国研究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技术部主任吴淑琪研...
MDPI会议征文|第十届国际传感器科学研讨会暨第一届国际人工智能...
鞠熀先教授,南京大学刘会聪教授,苏州大学李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汪飞教授,南方科技大学王楠教授,上海大学吴俊教授,东南大学杨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杨亚教授,中国科学院Prof.Cheng-WeiQiu,新加坡国立大学Prof.ChengkuoLee,新加坡国立大学Prof.Dong-SingWuu,暨南国际大学Prof.DukhyunCH...
大咖云集、精彩纷呈!2023分析测试高峰论坛暨《分析测试学报》编委...
专场2“生命分析与健康”由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牛利教授及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戴宗教授担任召集人和主持嘉宾,来自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鞠熀先教授、厦门大学杨朝勇教授、北京化工大学汪乐余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姚钟平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凌乾教授、武汉纺织大学沈爱国教授分别带来了题为“纳米...
鞠熀先/夏帆/魏琴:仿生超浸润革新生物传感:设计原理、传感机制和...
然而,生物传感器的界面浸润性,例如疏水性和亲水性,对于生物组分和目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传感器的检测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但这一方面常常被忽视。基于此,南京大学的鞠熀先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夏帆教授、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魏琴教授等围绕仿生超浸润革新生物传感主题,在NanoToday上发表综述文章。题...
快讯!解锁南大科研新进展
鞠熀先教授获美国化学会2022年度测量科学进展讲座奖美国化学会(ACS)近日公布2022年度测量科学进展讲座奖(2022AdvancesinMeasurementScienceLectureshipAward)获奖人名单,来自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鞠熀先教授为三名获奖人之一。该奖项为ACS旗下的测量科学方面的五个主要期刊,ACSSensors,Analytical...
南京大学鞠熀先教授Nature系列综述: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南京大学鞠熀先教授Nature系列综述: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自LelandClarkJr于1962年提出安培葡萄糖酶电极以来,生物传感器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业、环境和农业分析(www.e993.com)2024年11月13日。根据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盟的定义,生物传感器是一种独立的、集成的分析装置,其中生物识别元件(生化受体,包括酶、抗体、抗原、肽、DNA、适配子或活细胞)与转导...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鞠熀先、刘颖教授在DNA跨膜逻辑运算研究方面...
细胞膜是隔离细胞与外部环境的天然屏障,通过核酸适配体与膜蛋白结合,可以使DNA纳米机器在细胞膜表面进行逻辑运算而产生输出信号。在前期研究中,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鞠熀先与刘颖教授报道了基于核酸适配体和细胞膜上双受体结合的“双锁-智能钥匙”DNA逻辑门模型,并在肿瘤细胞识别与肿瘤治疗中实现了细胞亚型特异性...
MDPI人物专访:Sensors副主编鞠熀先教授
人物简介:鞠熀先教授,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2–1992年在南京大学获理学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6–1997年为加拿大Montreal大学博士后,1999年任南京大学教授,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5–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负责人,2007年教育部“长江学者”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
南京大学鞠熀先教授提出的早期癌症的精准治疗方法
南京大学鞠熀先教授提出的早期癌症的精准治疗方法光动力治疗(PDT)是一种通过光敏剂产生活性氧来诱导癌细胞凋亡的癌症治疗方法,可对多种癌症进行非侵入性治疗。由于肿瘤早期表现出特定microRNA(miRNA)的异常高表达,miRNA响应激活的光敏剂在光动力治疗中引起关注。然而,体循环中的RNA会在负载光敏剂的纳米探针到达肿瘤细胞...
探索·收获!新华社: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团队发现人体对外源性小...
新华社: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团队发现人体对外源性小核酸的吸收机制昨日小南推文探索·收获!鞠熀先课题组提出早期癌症的精准治疗方法新华社8月21日报道,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张辰宇教授团队研究发现,哺乳动物的胃部有一种特殊蛋白SIDT1,它能吸收食物中的小核酸,该发现解答了一个已讨论近10年的学术问题。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