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州逆袭:地位边缘的凉州并州,为何能在汉末搅乱天下?
东汉中后期,凉州出现了三位能征善战、誉满天下的名将,即皇甫规(字威明)、张奂(字然明)与段颎(jiǒng)(字纪明),因为字里都带一个“明”字,“并知名显达”,故京师把这三人称为“凉州三明”。对许多边地武将而言,凉州三明无疑是他们心中的“天花板”,可即便是凉州乃至整个边地的“天花板”,到了京都也只是边...
甘肃历史上人口低谷,远不过两千年,近只有150年,原因不忍直视
东汉时期,兰州人口数量已经处于下滑状态,究其原因,东汉中晚期凉州境内,多次发生战乱,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是三次羌人作乱,汉王朝一度有弃守凉州的说法。战乱和灾害,导致兰州人口数量急剧减少。《后汉书·郡国志》载:“金城郡户三千八百五十八,口一万八千九百四十七”。这时候,金城郡人口数量已经非常少了。不过这时候,...
访谈丨谢伟杰:东汉的崩溃
凉州人口由本土居民、各地移民及蛮夷部落共同组成,其中更充斥着士兵、免官者、政治流放犯、特赦犯、流民、冒险家、佣工等。有趣的是,在这样文化多元、身份多重的群体中,却逐渐整合出以“凉州”这一行政区划为单位的身份认同。为什么呢?谢伟杰:凉州人口除了有本土居民外,还有大量自汉初开始不断迁入的关东及南方移民。
【溯源甘肃】汉末至三国时期的凉州
魏明帝曹叡太和年间(公元227-233年),凉州刺史徐邈治州有方,凉州人口相比中原同期略有增长。《资治通鉴·魏纪》记载:“帝以燕国徐邈为凉州刺史。邈务农积谷,立学明训,进善黜恶,与羌、胡从事,不问小过;若犯大罪,先告都帅,使知应死者,乃斩以徇。由是服其威信,州界肃清。”大意是,魏明帝任命燕国人徐邈为凉...
为什么凉州并州的边地武将在汉末动乱中过于暴虐?
在汉末的大动荡中,以董卓、李傕、郭汜为代表的凉州将领,和后来与他们抱团的吕布以及凉州骑兵横行一时,但是最终却在历史上留下了十分负面的形象,他们以极其残酷的方式对待关东和关中的吏民,而且留下了奸诈残酷的暴虐恶名。透过他们奸臣、三姓家奴的面具分析文学形象背后的历史事实,就会发现他们的存在,其实象征着东汉地方...
汉末凉州起义军与东汉官军的"汉阳之战",马腾父子崛起的发端
"黄巾起义"肯定是东汉末年最大规模、最大影响的一次起义,小编认为凉州的起义可以视为仅次于"黄巾起义"的第二大规模的起义(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凉州起义军与东汉官军双方在陇右、关中地区进行了多次的拉锯战,凉州地区也陷入一片混乱当中,直到建安二十年(即公元215年),凉州起义以及它所带来的余波才被曹操集团平定。
董卓及凉州诸将:为何在汉末暴虐成性?
在东汉末年的大动荡中,以董卓代表的凉州将领横行一时。他们以极其残酷的方式对待关东和关中两地的吏民,并留下了奸诈残酷的暴虐恶名。透过文学形象背后的历史事实,就会发现他们的存在,其实象征着东汉地方相对于中央朝廷的离心力和独立性。也是后来三国乱局出现的必要前提。
凉州土地肥沃,战略重要,东汉却为何从初期就屡屡想要放弃?
与西汉不同,东汉的政治与经济中心在洛阳,起家的军事力量则在河北与幽州,所以朝廷里充斥的都是关东士大夫,他们对西部和西北地区的安全利益缺乏兴趣,对于西北的羌民乃至西北的士人都看低一等,而在人才选拔上偏向于人口富庶的关东(注5)。比如东汉中后期有一位大学者王符,学问渊博,才华横溢,但只因为他是凉州安定郡人...
“女汉子”王异:助丈夫出九条奇计 将马超赶出凉州|三国女子图鉴??
其实就算在三国时代,夏侯令女这种行为也非常极端,非常不可取。可能因为战乱,需要人口增殖,当时二婚很普遍,包括曹操、刘备、孙权,很多名人都娶过别人寡妻,他们的女儿也存在二婚的情况。取信马超暗画奇策再说回王异。到了建安年间,赵昂转任军职,王异和丈夫一起迁居冀县(今甘肃省甘谷县境内),冀城是汉阳郡治和凉州...
系列之:三国时期的凉州在如今什么地方?
就在今天的张掖的西北方向,当时可是一个大郡,人口近十万,辖区覆盖了今天的甘肃的部分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武威郡这是凉州最为繁华的地区,也是当时整个西北人口集中的地方,这里还是多个朝代大都城所在,即使是在三国时期,位置也依然重要。因为靠近西方,所以这里是当时北方的佛教文化的中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