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廖品正患糖尿病30年,没用过胰岛素,她是如何防控的?
之后廖教授与医生讨论了治疗方案,鉴于她的糖尿病症状相对较轻,医生建议她可以通过饮食控制和口服降糖药物来管理血糖,而不是立即使用胰岛素。这是因为对于糖尿病患者在疾病早期会先尝试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口服降糖药物来控制血糖。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少对胰岛素的依赖,并可能减缓病情进展。当口服...
83岁,得糖尿病49年,我用这3招,保秋季血糖稳定,还不容易生病
深秋时节,为了稳定情绪,提高抗击糖尿病的信心和勇气,我特别注意调节自己的心态。我调整心态的3个方法①正确看待糖尿病与糖尿病相伴近50年,我觉得糖尿病是一把双刃剑。把握得好,可以学到很多医学知识,帮助延年益寿;把握不好,则会劳民伤财,甚至家破人亡。幸运的是,我属于前者。糖尿病促使我不断学习,改变生...
又一个世界首例:中国医生成功“治愈”糖尿病!
9月25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沈中阳、王树森研究组,北京大学/昌平实验室邓宏魁团队在顶刊《细胞》发表重磅文章,全球首次通过创新性的干细胞胰岛移植,临床功能性治愈了1型糖尿病,患者在1年随访期内不再需要外源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通常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患者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超8万人7年随访研究:晚上睡觉别开灯!夜间光照越亮,2型糖尿病...
对模型进行因素调整后,所有数据均显示夜间(00:30-06:00)光线更亮,则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更高,二者呈正相关关系:与夜间光照暴露在0-50%的参与者相比,夜间光照暴露在90-100%、70-90%和50-70%的参与者患2型糖尿病风险更高。具体表现是,与夜间光照暴露水平最低的0-50%的参与者相比,夜间光照暴露最为显著的90-...
信达生物宣布玛仕度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药上市申请获国家药品监督...
一家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肿瘤、自身免疫、代谢及心血管、眼科等重大疾病领域创新药物的生物制药公司宣布: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双重激动剂玛仕度肽(研发代号:IBI362)的第二项新药上市申请(NDA)已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受理,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
超50%人正在步入糖尿病!2大策略可降糖减重,糖耐1小时血糖更早发现...
减肥是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前期患者的重要目标,而经生活方式干预后,即使有最小的体重减轻,也可以减少2型糖尿病的发生(www.e993.com)2024年10月29日。此外,在该研究中,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组的个体在第1年恢复到正常血糖的比例低于30%,安慰剂组的血糖恢复率为10%。2.药物干预1)二甲双胍...
18周给药糖化平均降幅2.76%!博瑞医药BGM0504注射液在2型糖尿病II...
2024年8月26日,博瑞医药自主研发的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和GIP(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受体双重激动剂——BGM0504注射液在中国2型糖尿病受试者中开展的II期临床试验(CTR202232464)达到首要终点和关键次要终点,展现出降糖/减重的综合代谢获益。BGM0504注射液已完成的II期临床试验(CTR202232464)是一项在中国2...
未确诊的2型糖尿病:无形的危险因素
更令人震惊的是,据ONS报告,与年纪更大的成年人相比,患有2型糖尿病的年轻人更不容易被诊断出来(75岁及以上的患者中有27%未被诊断出来,而16至44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50%未被诊断出来)。尽管通常认为年轻人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较低,但事实并非如此。一篇发表在《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TheLancetDiabetes...
李艳波教授:《2024ADA糖尿病诊疗标准》更新要点解读 | 2024CSE
4.骨折也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相较于非糖尿病人群,糖尿病患者发骨折的风险增加34%,并且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呈年龄特异性骨折风险增加。??骨质疏松和骨折是基于对普通人群适用的措施。??许多时候保守治疗(补充钙、维生素D和生活方式干预)不足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骨折风险,对于骨密度低(T值≤-2.0)或有...
延缓1型糖尿病发病新药落地博鳌,专家:早筛是干预疾病关键
澎湃新闻(thepaper)获悉,6月28日,全球首个且唯一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延缓1型糖尿病发病的创新靶向疗法Teplizumab(商品名:Tzield)获批先行先试,作为临床急需的进口药品落地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1型糖尿病是一种由于产生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遭到自身免疫系统破坏,从而影响人体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