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艘商业载人飞船正式进入工程研制阶段『航天视窗』(1062)
第二阶段,计划6~10年内推出近地轨道可重复使用的商业载人飞船穿越者贰号(CYZ2),并实现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及点对点运输,以应用于太空酒店建设和洲际快速运输,颠覆长途旅行交通运输方式;第三阶段,12到15年实现深空探测可重复使用商业载人飞船穿越者叁号(CYZ3),开展商业载人登月旅行,打造地月经济圈。原标题:《中国首...
“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外媒看中国)
9月17日,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3名航天员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中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多国媒体聚焦神舟十二号“太空出差三人组”顺利返回地球,认为此次任务圆满成功展示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成就和科技实力,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了力量。“...
中国3颗中继卫星组网 航天测控覆盖率几近100%
在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交会对接任务中,中继卫星系统作为我国陆海天基三位一体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使航天测控覆盖率从18%提升到近70%。“天链一号03星”与“天链一号01星”“天链一号02星”实现组网运行后,将使我国航天测控覆盖率提升到近100%,基本消除航天器测控盲...
中国航天交出亮眼成绩单
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太空教师”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在轨演示了球形火焰实验、奇妙“乒乓球”实验、动量守恒实验以及又见陀螺实验,并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10月31日,三人乘组安全返回地面,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迈出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建设向应用、从投入向产出...
载人飞船对接时间断崖:美28小时,俄仅需3小时,中国令人意外
美国航天事业的萌芽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但真正专注于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是在20世纪60年代。美苏两国太空竞赛是其发展的主要时间脉络。“水星”飞船是美国早期研发的载人航天器,在总共25次的飞行测试中,其中6次搭载了宇航员进行试验。四年间,美国投入了3.926亿美元用于航天项目研究,其初步目标是将宇航员送入地球...
热闻丨神舟十九号发射成功!长文回顾中国载人航天奋进之路
空间实验室阶段: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建成一个空间实验室(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空间站阶段:建造载人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这一战略的提出,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它不仅体现了中国航天人的远见卓识,也彰显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与使命。1992年至2002年...
2020中国航天大年来了
从神舟五号杨利伟上天开始,中国进入载人航天时代,有了第一代生命保障系统支撑。后来的神舟每上天一次,都会在人的保障方面上一个台阶,到上次的神十一,景海鹏、陈冬在太空巡游33天,向全国人民展示了他们太空饮茶太空健身的时尚生活。下一步,中国进入空间站阶段了,会有什么不同呢?
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飞天逐梦写忠诚”中外记者见面会
大家好。我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王珂。我来自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我2006年有幸进入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工作,从此以后,15年来我先后参与了神舟七号、神舟八号载人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以及空间站阶段的空间应用系统的总体设计和载荷的研发工作。
75年风雨兼程,中国航天工业奔向浩瀚星辰|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载人飞船阶段:通过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空间实验室阶段: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建成一个空间实验室。空间站阶段:建造载人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这一战略的提出,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它不仅体现了中国...
中国明明有实力,为何要等到2030年登月?其实这是对美国的阳谋
此外,通过模拟月球环境的地面实验、无人探月任务的实践经验积累,以及载人航天器的多次飞行测试,不断优化设计,提高系统可靠性,为载人登月铺平道路。除此之外,强大的运载能力,也是实现载人登月的核心要素,目前我国正在研发的长征九号重型运载火箭,被视为支撑载人登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