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间隔年”,逃不开“内卷”
2009年,孙东纯根据亲身体验而撰写成稿的《迟到的间隔年》一书出版,作为里程碑事件,自此“间隔年”这一概念引入中国并当即受到年轻群体的青睐与追捧,鼓舞着部分青年群体“行走间隔年”[5]。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间隔年”都被赋予着长期旅行的意涵,以打工旅行、义工旅居和背包行走的形式风靡网络,豆瓣网、人人网、天涯...
中国式的“gap year”其实是另一种内卷
2009年,孙东纯根据亲身体验而撰写成稿的《迟到的间隔年》一书出版,作为里程碑事件,自此“间隔年”这一概念引入中国并当即受到年轻群体的青睐与追捧,鼓舞着部分青年群体“行走间隔年”[5]。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间隔年”都被赋予着长期旅行的意涵,以打工旅行、义工旅居和背包行走的形式风靡网络,豆瓣网、人人网、天涯...
迟到的间隔年:广东小伙走遍天涯,最后与日本女孩在阳朔开家客栈
2009年,28岁的潮州小伙孙东纯在天涯论坛发布的“迟到的间隔年”帖子引爆网络,被誉为“中国间隔年第一人”。他不仅顺利完成跨越6个国家的间隔年,还在印度遇见了一位日本姑娘沙弥香,一见钟情。为了爱,正在读大二的沙弥香一路执着追随。可是,仅有一月假期的她必须要回日本继续学业,而孙东纯也要回国,这份感情将归何...
迟到的间隔年:懵懵懂懂的笃定
间隔年是一次连根拔起的移植,结果会有三个:一是找到新的土壤,健康成长;二是找不到归属,最终还是回到出发的地方,回到初始状态;更有第三种,找不到也回不去,像沙漠中随风滚动的草,在新与旧之间进退失据,更加迷茫。不过,就像Norriko说的,比起懵懵懂懂的笃定,这份迷茫完全值得。
迟到的间隔年
《迟到的间隔年》讲述了:在年轻的时候,选择一次跨国长途旅行,让自己在旅途中观看世界,认识自我,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这一年就叫做“间隔年”(GapYear)。“间隔年”还是很新鲜的概念,但很快将会成为年轻人的潮流。2006年12月,作者离开广州,开始了他一个人的间隔年之旅。旅途从犹豫不定开始,一切看起来是那么...
中国年轻人的“间隔年”
他一边旅行,一边以义工的身份服务于非政府组织,帮助当地需要帮助的人(www.e993.com)2024年11月9日。他将自己的游历经历发到论坛上,引起了很大关注,许多中国人头一次知道什么是“间隔年”。2009年,他的网帖结集成书《迟到的间隔年》,让“间隔年”概念在中国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原来这就是“间隔年”...
8位90后尝试“间隔年”
在我国,“间隔年”最早的传播就属孙东纯在2009年出版了以自己“间隔年”经历为内容的《迟到的间隔年》一书。2014年,有长期的海外生活经历、热爱户外运动的乔新宇联合其他几位企业家共同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成立了间隔年公益基金。“间隔年”正在变得越来越流行,也被更多人接受。
你被间隔年忽悠了吗
什么是间隔年,这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玩意儿是真正的舶来品。英国人率先玩起间隔年,中国人普遍了解间隔年,是源于一本书——《迟到的间隔年》,之后,经过一轮又一轮推波助澜,间隔年成为部分人推崇的能凸显卓尔不凡人生的标签。间隔年可以让人容光焕发,但它是否真正让人生从此了不起,尤其几年连续的旅行方式,对我们的人...
毕业不忙找工作先旅行 “间隔年”看上去很美
“间隔年”指的是学生毕业之后先不忙着找固定工作,而是做一次长期旅行(通常是一年),途中以打零工、做志愿者等方式换取食宿,在被社会塑造成“螺丝钉”之前,以一种“间隔”当前社会生活的方式去了解自我、体验生活,重新发现自己。2008年,一个名为《迟到的间隔年》的帖子,将“间隔年”概念带入中国。作者带着一张...
间隔年流行高校 大学生就业前选择先远行
间隔年也叫“空当年”。是西方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倡导的概念,指青年人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的旅行,以培养国际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生存技能,增进自我了解,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中国的间隔年,是一位来自潮州的80后小伙子孙东纯带动起来的。2010年,他在《迟到的间隔年》中提到的间隔年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