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变是未来人类能源的主力
我们为什么需要可控核聚变?因为它是人类解决能源问题的“钥匙”之一。由于可控核聚变可以非常稳定地提供大规模的能源,所以它将会是未来人类能源的主力。首先,可控核聚变的原料在地球上储藏丰富。托卡马克装置是实现磁约束可控核聚变的方式之一,通过磁场约束(简称“磁约束”)辅助加热创造氘、氚(氢的同位素)形成的等离...
1公斤铀-235可以放多大能量?地球上的铀,能供人类使用多久?
2022年,四川人民一天的用电量约为3.4亿千瓦时,相当于3.4亿度电,差不多17公斤的铀-235,就能满足四川一天的用电量。当然,这仅仅是理想情况,如果将一公斤铀-235用于发电,在过程当中会伴随着大量的能量损耗。包括冷却反应堆,以及在发电过程当中做功的过程,都会伴随着能量的损失。目前绝大部分核电站的发电模式采...
在月球上建核电站,靠谱吗?它会对太空和地球造成污染吗?
1957年,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1961年,人类首次进入太空。随着人类对太空探测的技术发展,如何解决进行空间任务时的动力来源是人们一直探求的问题。目前,载人航天主要能源主要是三类:太阳能、化学能(燃料电池等)以及核能。具体到月球来说,它的表面环境严酷,月夜持续14天、陨石坑有永久阴影区、两极附近光照变化大,...
多国想上月球建核电站 面临散热、核辐射等难题
据悉,人类首次在月球上使用核电系统,是在1969年11月,阿波罗12号中的仪器由一部RTG放射性同位素热电机供电。据统计,从1965年到1988年,全世界共有36个空间堆核电源被送入太空。美国、前苏联从很早就开始投入研发,但技术难度很大,实际应用极少。美国仅在1965年发射过一次,将电源搭载在人造卫星上,电功率仅有500瓦,...
即使人类灭绝, 几十亿年后地球上仍有这三种人类痕迹
几十亿年后地球上的人类痕迹:化石记录和化石燃料化石遗存可以成为证明人类存在的重要依据。比如说,化石遗骸可以通过科学技术进行分析和鉴定,从而揭示出远古时期人类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文化水平等信息。这些化石遗存可以为未来的科学家提供宝贵的研究材料,帮助他们还原出那个时代的人类面貌,推测出我们的演化历程。
【安徽日报】“人造太阳”,离我们有多远?
核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现(www.e993.com)2024年11月27日。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的消息震惊世界。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距离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仅仅2年零8个月。实际上,原子弹和当前世界各国的核电站,利用的就是核裂变技术;而氢弹采用的则是核聚变技术,氢弹的威力比原子弹大得多。
中国成立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人类离“人造太阳”还有多远?
而且,核聚变的原料之一氘在海洋中的储量极其丰富——每公升海水中就含有0.03克氘,在核聚变反应中可产生相当于燃烧300升汽油的能量。一旦可控核聚变技术获得突破,地球海洋中的氘可供人类使用100亿年。届时,人类将一劳永逸地解决能源问题。让地球“流浪”的关键,原来是核聚变从核裂变到核聚变,一字之差的困难...
过瘾!学习马斯克最新讲话“星舰与火星计划”
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在火星上有足够的人和资源,这样即使地球发生了什么,火星也能将人类生命和意识保存下来。当然,我并不是说要放弃地球,我们希望地球尽可能长久地好下去,但有些事情可能会超出我们的控制。所以,我们希望尽快实现火星的自给自足。我相信这个目标可以在大约20年内实现。
2024年即将爆发的十大行业,7个令人意外
可控核聚变,俗称“人造太阳”,是照亮人类未来的终极能源梦想。跟核裂变相比,核聚变拥有更多优势:作为核聚变原料,氘在地球上的含量相当丰富,易于提取。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统计,地球上的氘产生的聚变能量够人类使用900亿年。同时,可控核聚变能在自然条件下稳定反应,简单可控,具备本质安全。核聚变反应过程中几乎不产生辐...
我们距离“人造太阳”,还有多远?-虎嗅网
氘氚燃料的获取较为容易。其中,氘可通过电解重水得到,可供人类使用百亿年。氚虽然在自然界中总量少且分散,但可在聚变堆内用中子轰击锂6产生。可控核聚变可分为三代,反应难度递增,也越来越清洁。第一代为氘氚、氘氘反应,门槛相对较低,分别需要达到约1.5亿度、6亿度的高温。第二代为氘氦-3反应,需要维持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