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野」里的人读什么书?
·《百年变迁——两位东西方植物学家的影像重逢》,印开蒲、王海燕、朱单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03推荐人孙吉前媒体人,兴趣宽泛的环境友好关注者,“蜀都河图·成都自然人文数据库”、清流智库与清流学社的发起人之一,希望致力结合“研究与传播”,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思辨为切入,创立一种田野里共学模式。
天府新视界丨“530”,把浪漫写在火星上
生态学家印开蒲,一生从事中国西部地区植物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快满80岁时,他出版了《百年变迁——两位东西方植物学家的影像重逢》。从59岁开始,他沿着百年前英国著名植物学家威尔逊走过的路,穿梭在川西的高原之上,用两本记录性的书籍,展示了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教授级...
追光2023丨从物质食粮到精神食粮 他们收获“特别致敬”
1997年,54岁的印开蒲开始谋划“重走威尔逊”之路,并于2023年1月正式发行了《百年变迁——两位东西方植物学家的影像重逢》。印在这本书封面上的第二张照片,是印开蒲在2008年,也就是自己65岁时,亲自爬上海拔4550米、位于丹巴县和康定市交界处的大炮山拍摄的。“爬这点山,那是小菜一碟。”印开蒲说,为了重访威尔...
学者印开蒲与杨文钰同享第四届天府人物推介“年度特别致敬人物...
2023年,他主编的《百年变迁——两位东西方植物学家的影像重逢》正式发行。这本书封面上的第二张照片,是印开蒲在2008年也就是65岁时,爬上海拔4550米、位于丹巴县和康定市交界处的大炮山拍摄的。“爬这点山,那是小菜一碟。”印开蒲说,为了重访威尔逊1908年在丹巴县拍摄时的一处住所,自己在79岁时还爬上海拔超过...
责任与担当是他们刻在生命里的印记
1997年,54岁的印开蒲开始谋划“重走威尔逊之路”。2023年,他主编的《百年变迁——两位东西方植物学家的影像重逢》正式发行。这本书封面上的第二张照片,是印开蒲在2008年也就是65岁时,爬上海拔4550米、位于丹巴县和康定市交界处的大炮山拍摄的。“爬这点山,那是小菜一碟。”印开蒲说,为了重访威尔逊1908年在...
追光2023·天府人物??丨生态学家印开蒲:翻山越岭守护绿水青山...
2023年80岁生日前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原研究员、生态学家印开蒲,分别收到了两份特别的礼物(www.e993.com)2024年11月9日。一份,是他主编的《百年变迁——两位东西方植物学家的影像重逢》(以下简称《百年变迁》),这是《百年追寻——见证中国西部环境变迁》一书的续集,也是他与英国著名植物学家威尔逊“穿越百年的对话”。
小说家阿来的博物书写 用文字和脚步“拓宽生命的图谱”
印开蒲从事中国西部地区植物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是最早提出保护九寨沟和稻城亚丁生态景观的学者之一,曾主持撰写《百年追寻—见证中国西部环境变迁》《百年变迁—两位东西方植物学家的影像重逢》。在分享会现场,他向读者分享了一张自己拍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水杉照片:“阿来先生曾写过《水杉:一种树的故事》,介绍了水...
“530”,把浪漫写在火星上
生态学家印开蒲,一生从事中国西部地区植物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快满80岁时,他出版了《百年变迁——两位东西方植物学家的影像重逢》。从59岁开始,他沿着百年前英国著名植物学家威尔逊走过的路,穿梭在川西的高原之上,用两本记录性的书籍,展示了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
植物考古学家赵志军:追寻“三星堆人吃什么?”,万年农业起源“浮...
在寻找水稻起源之初,考古学家的主要研究对象叫“植硅体”。植硅体如“结石”永远遗留在植物体内,甚至深埋地下成千上万年。水稻是植硅体的高产植物。“由野生稻到栽培稻”,摄于良渚博物院本世纪初,国内考古界只有五位做植物考古的学者,顾海滨(今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郑云飞(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
一周文化讲座|被书撑起的生活
10月20日下午,我们邀请香港岭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光临、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长聘教授龙登高和青年文史作家张向荣,做客DT51,以“环境、移民与文明:从华北变迁看中国历史的周期转换”为主题,一起探讨中国历史的周期转换,在数据的分析中探察历史的变幻。北京|百年人生中的传统哲学——《太和》新书分享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