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间阅读|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当苏轼遇见王安石(二)
因此,按《邵氏闻见后录》之类笔记之说,迟至元丰七年,苏轼仍向王安石推荐刘恕,简直是天方夜谭——作为共同的故交,王安石和苏轼都不可能不知道刘道原早在七年前就已离世。退一步说,即使我们把苏轼向王安石推荐刘恕之事提前到后者在世时,也就是最晚当在元丰元年,好像也说不通。因为那时苏轼才40岁刚出头,说什么...
挑同事或领导,选苏轼还是王安石?同济大学副教授崔铭:“两个都要...
日前,在四川眉山举行的“东坡大家讲”讲座上,现场观众围绕当天讲座主题,向主讲嘉宾——同济大学副教授崔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王安石和苏轼文学成就很高,工作也做得很好,那么在现代社会,您更想选择哪一位来做您的同事或领导?”讲座现场面对这一问题,崔铭给出了一个既幽默又深刻的回答:“小孩子才做选择...
午间阅读|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当苏轼遇见王安石(一)
苏轼比王安石整整年轻15岁,历经飞来横祸、九死一生,终于又站在了这位文坛前辈和官场上级的面前,他一时有些难以抑制自己内心的委屈和愤懑,嘟囔了一句:“轼亦自知相公门下用轼不着。”王安石不接茬,转而拉着东坡一起去畅游蒋山(钟山别称,亦称北山)。王苏二人金陵之会的这第一幕场景,可见朱弁《曲洧旧闻》卷五。
苏轼与王安石是敌是友?崔铭诠释“君子和而不同”丨东坡大家讲
崔铭特别提到,苏轼与王安石相差15岁,又因母丧等诸多原因,正式进入仕途的年龄比王安石要晚。王安石变法开始时,苏轼刚步入政坛不久,尚没有独当一面的经历,而王安石已经在政坛沉浮20年,从中央到地方都担任过要职,“之所以要提这个对比,是让大家要明白,变法刚开始时,苏轼和王安石的仕途经验是不对等的。”崔铭老师...
苏轼与王安石的异同与相知犹如“春到江南花自开”
但实际上,王安石比苏东坡大了16岁。公元1037年,苏轼出生之时,王安石便已随父入京,其才华得到了欧阳修等人的赏识。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苏轼和弟弟苏辙守完父孝回到京城,王安石已被宋神宗任命为参知政事,开启了历史上有名的“王安石变法”。原本交往不多的两人,因这场变法而命运交织,关系在新旧党争中变得...
同济大学崔铭教授揭秘:苏轼与王安石的恩怨交织|东坡大家讲
但实际上,王安石比苏东坡大了16岁(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公元1037年,苏轼才出生时,王安石便已随父入京,其才华得到了欧阳修等人的赏识。1069年(熙宁四年),苏轼和弟弟苏辙守完父孝回到京城,王安石已被宋神宗任命为参知政事,开启了历史上有名的“王安石变法”。原本交往不多的两人,因这场变法而命运交织,关系在新旧党争中变得复杂。“...
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当苏轼遇见王安石
退一步说,即使我们把苏轼向王安石推荐刘恕之事提前到后者在世时,也就是最晚当在元丰元年,好像也说不通。因为那时苏轼才40岁刚出头,说什么“某老矣,愿举刘道原自代”,岂非信口开河?更不可思议的是,刘恕实际上还比苏轼年长五岁!宋人关于此事还有另一则不同记录,没准更接近真相,载于朱弁《曲洧旧闻》卷五...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当苏轼遇见王安石
苏轼比王安石整整年轻15岁,历经飞来横祸、九死一生,终于又站在了这位文坛前辈和官场上级的面前,他一时有些难以抑制自己内心的委屈和愤懑,嘟囔了一句:“轼亦自知相公门下用轼不着。”王安石不接茬,转而拉着东坡一起去畅游蒋山(钟山别称,亦称北山)。王苏二人金陵之会的这第一幕场景,可见朱弁《曲洧旧闻》卷五。
品读南京 | 940年前,苏轼王安石金陵之会发生了啥?
服丧期满不久,王安石即北上京师考中进士。与此同时,他对自己的从政道路也有了比较明确的自我设计。隐居金陵为搭救苏轼埋下伏笔“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首广为人知的《元日》,将王安石作为一位政治家、改革家的形象留在了历史当中。
王安石的最后时刻:宿敌苏轼、司马光做了什么丨新知
虽然王安石晚年的处境比较凄凉,但在半山时期还是结交了一些朋友。王安石与以往的政敌苏轼,也终于在晚年达成了和解。王安石在半山园有一邻居兼好友名为杨德逢,号湖阴先生。著名的《书湖阴先生壁》就是王安石在杨德逢家的屋壁上写的。书湖阴先生壁(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