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李白》重回长安演绎“诗仙”之姿 在开元大剧院为观众还原一...
“实”是安史之乱后,晚年李白身处窘境;“虚”为梦境中他回到盛唐时的长安,供奉翰林。一生狂傲的李白,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不然就没有“力士脱靴”“贵妃捧砚”“御手调羹”“醉草蛮书”的千古佳话了。那一支剑舞《将进酒》,举手投足之间满是怀才不遇的落寞与绝望。安史之乱后,他跟随永王起兵讨逆,却...
高适丨盛唐诗人的最强巅峰,与李白同时代,指挥过战役,60岁封侯
就这样,一直到755年,那场席卷半壁江山,让李唐王朝从此走向衰落的安史之乱终于爆发了。名将高仙芝、封常清在战场落败,随后被李隆基处死,哥舒翰被任命为统帅,镇守潼关,抵挡叛军,高适也跟着哥舒翰驻守在潼关。但李隆基判断错误,而且听信谗言,强逼哥舒翰出兵与叛军决战,最后中了叛军的圈套,导致哥舒翰手里的20万大军几乎...
李白为何不敢在黄鹤楼题诗,是怕写不过崔颢吗?真相很让人失望!
很简单,许夫人卒于740年,之后李白居东鲁、入长安、出翰林、遇杜甫和高适,游梁宋和齐鲁,之后与前宰相宗楚客的孙女结婚,安史之乱爆发,避难庐山,入永王璘幕,捕狱流放夜郎,遇大赦时李白已经59岁了,人生只剩最后三年。从这些紧凑的时间线我们又可以得知,李白登黄鹤楼见崔颢诗时,他还没有入翰林,正是四处求官郁郁...
【空哥读诗】据说他救了盛唐,却救不了自己
李白无疑是安史之乱的受害者。我们都知道,就是没有安史之乱,他也实现不了当帝师或宰相的远大理想。但是,如果没有安史之乱,他至少不会颠沛流离,更不会被坐牢发配。关于李白与安史之乱,有三件事见于史书或外传,但一直存疑多多。????其一,李白无意间帮助平定了安史之乱,从而拯救了盛唐。据说李白一天酒后...
安史之乱时,诗仙李白为何会参与永王李璘的作乱?有三种说法
这是57岁的李白在公元757年写的一首诗,时值安史之乱爆发2年后,李白在永王李璘的军营中,唐肃宗诏令李璘回蜀中,但李璘抗命不遵,不久,李璘率军东进江淮,与当地唐军发生冲突,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因参与李璘兵变而下狱,罪名是“附逆”。按唐律来说,附逆的罪名可是死罪,幸亏郭子仪、宋若思、崔涣等人的营救,李白被免...
安史之乱震爆诗坛,李白、杜甫、王维等遭遇了什么,结局是怎样的
这不仅是唐朝廷的灾难,也牵动了无数诗人的命运(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李白、杜甫、岑参等诗人的人生轨迹,因此发生了逆转。以下是安史之乱中他们的不同命运:1、岑参、高适,身为边塞诗人,共赴战场当仁不让。天宝十四载,岑参受邀进入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幕府,担任判官。他曾于天宝八载随高仙芝入朝,见证了小勃律国王被俘送往长安,这...
真实的李白:四段婚姻皆以悲剧收场,死前投靠族叔,死因与抑郁有关
与宗氏在一起时,李白诗作中常可见“秀恩爱”的字句,如《秋浦寄内》中,就曾写到:“江山虽道阻,意合不为殊”,这句诗,描述的便是夫妻关系融洽的画面。安史之乱后,李白和妻子宗氏避居庐山。可此时的李白却依旧未放弃入仕报国的志向,永王李璘造反后,他竟听从永王的召唤,做了他的幕僚。
陈持平:我画我说李白和他的“下江陵”——赏析
因为李白不容于宫中,他在天宝三年(745),年44岁时离开长安。「行路难」就是他被遣离长安时之作。后来他在洛阳和杜甫、高适相识成为好友。安史之乱时,李白又跟错了主子,他去当永王李璘的幕僚。却在永王之乱遭殃。永王触怒唐肃宗被杀,李白也获罪入狱。幸获郭子仪力保免死,改流放夜郎(今贵州关岭县)。他在途经...
李白晚年最野的一首诗,全篇大白话,却困扰了后人千百年
“安史之乱”平息后,权力的归属问题,于是乎,最终摆在了这对父子面前。另一种可能,李白的《远别离》,讽刺的就是父子争权之事。或云:尧幽囚,舜野死。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在《史记》等正史中,尧传位给舜,舜传位给禹,这段“禅让制”的历史,被演绎得无比圆满。李白却提出了异议,他听说,尧帝...
兖州古城告别了李白杜甫
一城岁月半城诗。在李白近千首诗中,涉及齐鲁大地自然与人文的就接近一百八十首,由此可见他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感情,也可以看出,他对齐鲁大地农业生产、风土人情非常熟悉。据史料记载,唐代至德元载,即“安史之乱”第二年的春天,李白为了避难,迁居江南,从而结束了在山东的寄居。杜甫也准备离开兖州,西上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