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识王维酷,读懂人已是中年
然而,身处时代洪流中,王维终究无法独善其身。开元二十五年,安史之乱爆发。王维被叛军虏往洛阳,安禄山以刀剑逼迫他做官,王维不得不从。有一次安禄山在凝碧池寻欢。乐师雷海青当场摔碎乐器,以示抗议,惹得安禄山大怒,竟当场将其肢解。闻此,王维写下“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这般愤慨诗句,名曰《凝...
王维笔下的终南山与长安城
根据其主要经历,王维一生可以切分为五个时期:第一期为“年少成名与进士及第”(公元701年—721年)。王维早慧,且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九岁知属辞”(《新唐书·王维传》)。王维十五岁时与弟王缙游历长安,由于才华杰出而成为王公大臣的座上宾,从此与长安结下了不解之缘。《旧唐书·王维传》载:“维以诗名盛于...
安史之乱时,王维为何在安禄山手下做官?如何看待这一事件
王维的荣辱观让他在做伪官的时候没觉得特别羞愧。王维崇尚自然,对政治没什么兴趣了,忠君思想也没那么强了,所以做伪官这事对他影响不大,他就顺其自然了。而且王维是个文化名人,他明白要是能保全自己,说不定能趁这个机会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呢,所以他也有可能为了保护家人和自己的名声才接受伪职的。王...
阅读赏析|王维《漆园》的隐逸情怀与现实折衷
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翻译:古代的人并不是因为骄傲才不做官,而是因为自己缺少处理世间事务的能力。我偶然担任了一个小官职,只能在这几棵树下徘徊。二、写作背景王维生活在唐朝盛世,但他并不热衷于仕途,而是多次隐居于山水之间。《漆园》这首诗反映了他对于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漆园可能...
王维《欹湖》赏析
王维《欹湖》赏析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送别诗。“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一二句是说,洞箫声声,哀婉悠扬,长天日暮,送君离去。这是写“吹箫之送别”。“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汪伦送李白是踏歌,王维送友人则是吹箫。王维擅长音律,开始做官也是与音乐有...
中国最好的月色,被唐朝人写绝了
公元741年,王维经过襄阳,发现孟浩然已经过世,伤心不已,写下了“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的悲情诗句(www.e993.com)2024年11月11日。王维人世间有太多的事情,不是美好的意愿所能左右。孟浩然大半生归隐田园,却拼命想做官;而王维一生都在做官,却拼命想归隐田园。造化弄人,大抵如斯!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欣赏王维的《酌酒与裴迪》
王维早年逢开元盛世,他踌躇满志,本打算一展才华为朝廷效力,但步入仕途后却发现现实与理想相去甚远。失望之余王维选择了半官半隐。他在终南山下置下辋川别业,经常与好友裴迪泛舟往来,弹琴赋诗。裴迪是盛唐时的山水田园诗人,也是王维的好友。《酌酒与裴迪》这首诗就是王维为劝慰裴迪而作。“酌酒与君君自宽,...
意境深远的14首五言古诗,读完内心五味杂陈,选出你最喜欢的一首
拿陶渊明的时代来说,权力、地位、名誉,就是主要的价值尺度。但陶渊明通过自己的经历,已经深深地懂得:要得到这一切,必须费尽心机去钻营、去争夺,装腔作势,吹牛拍马,察言观色,翻云覆雨,都是少不了的。与其这么复杂,不如就不为那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直接弃官归隐来得悠然自得。
孟浩然科举落第,归隐田园,写下一首诗,千古流传
孟浩然是继陶渊明、王维之后著名的田园诗人,他因为是布衣,又叫作孟山人。他年轻时发奋读书,追求功名,40岁时游历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第。这次应试失利对他的信心是极大的打击,他的满腹经纶竟无用武之地,心情十分苦闷。他犹豫不决,心情很复杂,想直接上书皇上,求得一官半职。
他是李白王维的偶像,却因为写了一首好诗,终身未能做官
唐朝的科举是以诗赋为主的,所以,在初唐、盛唐这段承平时期,只要诗写得好的文人,基本都能踏上仕途,混个官做做。便是不能参加科举的李白、一生颠沛的杜甫,也曾有过一段为官生涯。但是,有一个诗人例外。这位诗人,是李白王维等大诗人的偶像,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先驱。他就是孟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