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刘禹锡的交往 精修无上道,结念未来生
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二、生平经历早年经历:白居易自幼聪颖,自幼酷爱文学,在家庭的熏陶下,很早就接触到了文学。他少年时经历藩镇战乱,立志苦读,希望以文学和仕途来报效国家。仕途起伏:唐贞元十六年(800年),白居易进...
【文史哲】诗意留连重物华——刘禹锡《鱼复江中》诗系年与解读
《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云:“此及下十一诗均长庆元年(笔者按,元年当为四年笔误)秋自夔州赴和州道中作。鱼复:汉县名,即夔州州治所在的奉节县。鱼复江,指夔州附近的长江。《旧唐书·地理志二》‘夔州’:‘奉节,汉鱼复县,属巴郡,今县北三里赤甲城是也。’”这首诗系年可以斟酌。此诗既不像刘禹锡长庆...
元稹:用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这世上没有谁真正靠得住
公元815年,37岁的元稹奉诏回京,复官有望,途经蓝桥驿的时候,他遇见了和自己有同样遭遇的刘禹锡和柳宗元,元稹出于客套,就赠给了他们俩一首诗。万万没想到的是,刘禹锡回京后游玄都观,赋诗讽刺新贵,牵连柳宗元再度被贬,同时因元稹有诗赠这二位,也受累被贬通州司马。这一年,白居易也被贬去了江州任司马,因此两个...
人过四十,不管在谁面前,都不能亮出这3张底牌,真的很蠢
唐代诗人刘禹锡就是这样一个“乐观豁达、不喜诉苦”的人。他的一生经历大起大落,20多岁进士及第,中年却多次被贬,妻子也在此期间去世。命运的无常没有把他打垮,仕途的无望没有让他灰心。在被贬途中,他很少向人感慨自己的悲凉遭遇,在那样的境况下依然写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多年后,好...
以桃花诗为例:刘禹锡擅长写讽刺诗,背后与他的经历紧紧相关
二、刘禹锡讽刺诗形成原因与独特贡献(一)形成原因翻看刘禹锡的人生经历,可以发现刘禹锡讽刺诗的创作贯穿于贞元的各个时期,这些讽刺诗与两首桃花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都或多或少借鉴景物、人物表达出刘禹锡的讥刺之意这让人不禁思考:对于生活和为官屡遭打击的刘禹锡而言,哪些因素导致其不断地进行讽刺诗的创作呢?
窥探一代才子朱熹的求学过程
张培胜2011年版《四书章句集注》在历史长河里,写秋天的诗词较多,信手拈来就有,如唐代刘禹锡写的“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诗豪刘禹锡最有个性的一首诗,短短八句写尽世事无常,读来伤感又励志
想解开这一系列的疑问,还得从刘禹锡的人生经历说起。刘禹锡其人刘禹锡出生在苏州嘉兴一个书香门第,他在家乡度过了青少年时光。在良好的家庭氛围熏陶下,刘禹锡自小就接触到诗赋创作,加之自幼聪明好学,显示出一定的天赋,得到了当时有名的“诗僧”皎然、灵澈的指点,从而诗艺大进。
刘禹锡送别高僧时,写的这首禅诗,见解相当深刻……
在刘禹锡的人生理想中,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倾向,即融儒入佛,佛儒合一。在这首诗的序言中,他认为学习儒家《礼》与《中庸》的最高境界是“不勉而中,不思而得”。而这种境界也正是禅的悟境。所以,刘禹锡觉得习禅是学儒的起点,在儒家经典中同样可以领悟到人生的奥秘,回归到纯真的“初心”。基于这种思想,...
刘禹锡的“连州情缘”
不久前,《刘禹锡与<传信方>》出版发行,讲述刘禹锡在连州兴文教、促发展、惠民生、传医著等传奇经历,深挖刘禹锡与岭南的不解之缘,促进广东传承与发展刘禹锡文化。黄医生的深入讲解不仅让大家对《传信方》这部岭南中医药文化瑰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让人们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古方的独特魅力。参加活动的大学生徐嘉...
古人怎样写了“红”阳关?历史上,很多经历都不是真的
作家路也说,读诗的人可带着个人的生命经验,通过诗页留白,进入诗人的生命经验。在诗的内部,用自己的体验去填补这些诗页空白,这就是读诗的过程。生活中,人们在太多的时候都处在某种相通的情感里,刘禹锡给烧饼男子一万钱,说明有些事并不一定是“真的”,物质的丰富也以改变哀伤的心境。从阳关、玉门关到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