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吧 文物丨从新石器时代“营业”至今,这“鱼”不简单
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鱼纹彩陶盆河姆渡文化的鱼藻纹陶盆都是新石器时期鱼纹文化的典型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国家博物馆藏先人将鱼纹刻画在陶盆之上不仅反映了鱼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也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鱼藻纹陶盆│浙江省博物馆藏在汉代时期鱼纹...
百大考古发现故事连载(3):半个蚕茧、陶寺遗址、半坡遗址|考古眼
半坡遗址与陶寺遗址一样,是上世纪50年代的重大考古发现。当时,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将陕西列为考古工作重点区域。陕西半坡村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距今约6000年。这一遗址的发现,是在1953年。1953年春,西北文物清理队在探索文物的过程中,探索到了半坡遗址。而在这一年的9...
半坡遗址:还原史前生活画卷
半坡遗址主体遗存属于仰韶文化早期类型。该遗址揭示了距今6000多年前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的社会组织、生产生活、经济形态、婚姻状况、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特征。“以半坡遗址遗存为代表的半坡文化是仰韶时期的一支强势文化,以关中地区为核心,影响范围包括晋南、陕南陕北以及河套、伊洛—郑州地区,在黄...
【文化中国行】半坡遗址:还原史前生活画卷
半坡遗址主体遗存属于仰韶文化早期类型。该遗址揭示了距今6000多年前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的社会组织、生产生活、经济形态、婚姻状况、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特征。“以半坡遗址遗存为代表的半坡文化是仰韶时期的一支强势文化,以关中地区为核心,影响范围包括晋南、陕南陕北以及河套、伊洛—郑州地区,在黄...
“百谷之长”的粟文化时代(上)
20世纪50年代,在陕西华县泉护村、西安半坡和甘肃永靖大何庄、兰州白道沟坪相继发现了粟的考古遗存,其中以西安半坡的发现较为重要。在半坡遗址的房屋、窖穴和墓葬中都发现很多粟的遗存。从考古出土粟的数量、地域和用途来看,这一时期的原始粟作非常发达,已经成为当时人们日常主食之一。
2024甘肃省考行测常识判断历史知识点——我国七种古文化大盘点
半坡遗址是母系氏族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址(www.e993.com)2024年11月14日。在遗址上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骨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工具。彩陶数量不多,多为红底黑彩,陶器上最基本的纹样是鱼纹和变体鱼纹。种植的作物有粟、蔬菜等。三、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是我国南方新石器文化的突出代表。生产工具以骨器为主,木作技术十分突出,石器简单粗糙、数...
“陕”亮的宝藏① I 穿越6000年,感受彩陶“大明星”的魅力!
出土于西安半坡遗址为新石器时代前期陶器是仰韶彩陶工艺的杰出代表处于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半坡人在当时已经掌握了全套的制陶技术选料、炼泥、成型、装饰、烧制……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打磨和细致雕琢先民们通过不断重复劳作,积累经验才得以掌握如此独特高超的制作工艺...
“他几乎可以和半坡遗址画等号”
而半坡博物馆作为中国第一座遗址博物馆,已经接待了几千万人次的访问。该遗址出土的人面网纹彩陶盆画面进入中学历史课本,成为华夏儿女的共同记忆。“半坡”之所以家喻户晓甚至享誉世界,既有时代背景、地理环境的因素,更重要的则是遇对了人,而石兴邦无疑是“天时、地利、人和”中最重要的那位“人和”。
考古遗址博物馆的时代担当
在中国,最早具有考古遗址博物馆意味的,是1951年由竺可桢院士倡议、1953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的北京周口店“中国猿人陈列室”;1958年在半坡遗址发掘现场开放的“西安半坡博物馆”,被普遍认为是我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考古遗址博物馆。最早提出建馆之议的,是在半坡遗址进行考古实习的北大学生们,这就让人产生一个有趣...
神秘面具的“黄金时代”
此外,在六七千年前的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五千多年前的红山文化遗址也出土了陶塑或泥塑面具。面具是巫师通灵的法器,而且“王为首巫”,面具既是神器,亦可以是巫师祭司阶层的随葬品,尤其是金玉面具更显其高贵。从早期一般的覆盖物发展到精美的脸形覆面,在形式上逐渐与面具趋同,可以说它们的产生都与神明观念、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