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耳日特辑 | 你问我答——人工耳蜗调机
人的听觉感知是会随时间变化的,在使用人工耳蜗的最初几个月里,患者的大脑需要时间来学习和适应人工耳蜗传递的声音信号。植入的人工耳蜗与人体也有一个相互适应、融合的过程。为了让患者更快更好地接受人工耳蜗,听力师在开机时设定的参数都相对保守,目的是让患者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慢慢适应,随后听力师可根据患者适应情况...
关爱听力健康,人工耳蜗已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 全国爱耳日
在全国爱耳日到来之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还举办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包括为患者提供人工耳蜗政策解读、植入咨询、保养和调整等服务。杨军教授介绍,随着听力检查和治疗技术的发展,听力障碍患者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根据听力疾病的病因、程度和性质,患者可以选择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也可以选择助听器、人工耳蜗或听...
全国爱耳日 | 人工耳蜗——解锁沉默世界的钥匙
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耳蜗的出现,这个沉默的世界终于找到了被打开的钥匙。人工耳蜗:听觉的重生人工耳蜗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产品,它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耳聋患者与曾经无法触及的声音世界。通过将声波转换成电信号,直接刺激内耳的听觉神经,人工耳蜗赋予了无数听力障碍者重新感知声音的能力。这一过程带给接受者的感动和...
全国爱耳日:人工耳蜗,助力耳聋患者听力康复--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
人工耳蜗的目的不仅仅是使患者听到声音,更重要的是使他能听懂和理解声音,学会和恢复语言交流,因此必须重视术后听力言语康复。因此,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后应进行科学的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对于语前聋患儿,听觉言语系统发育不完善或完全没有发育,他们的听力年龄从人工耳蜗开机开始算,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需要在察觉声音、分...
全国爱耳日丨25年前接受华东地区第一例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她...
3月1日上午,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耳鼻咽喉科开展了“爱耳护听”系列活动。专家表示,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作为重度与极重度听力损失的有效干预手段,已经成为当前一项成熟的微创手术。而25年前华东地区第一例接受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患儿,如今和家人都投入听力康复事业。小小...
爱耳日 |龙年告别“聋年”人工耳蜗助更多听障儿童重回有声世界
“人工耳蜗术后开机调试设置了从小到大不同音量的程序,我们会告诉家长按照指导从低到高慢慢来,让孩子慢慢适应用耳蜗听声音,逐步达到正常人的听力水平,每次调试要根据具体情况精细化调整,一般经历6-12月(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上海市儿童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倪坤副主任医师介绍说,第一次开机时,为了防止过度刺激宝宝,通常医生会告诉家长,从...
2024全国爱耳日, “听损人士职场声援计划”在行动
“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是今年全国爱耳日主题,着重强调科技在听力健康中的积极作用。人工耳蜗的发展正体现了听力科技的发展,科技力量的注入令其日渐智能化、人性化,为听损人士重获新“声”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可能性。科利耳长期以来注重科技研发,依托于技术革新为听损人士重建沟通桥梁,帮助他们在人工耳蜗的辅助下更...
“爱耳日”关注“小耳朵”成长,我国首个听障融合小学生阅读及音乐...
交汇点讯2024年3月3日,第25个全国“爱耳日”。江苏省市县三级联动,开展“爱耳日”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记者在省儿童康复研究中心看到,我国首个听障小学生阅读及音乐教学实验班在这里开班;该中心还为人工耳蜗植入孩子进行义诊,实实在在解决他们在康复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全国爱耳日:科技叩开“无声之门”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听障人士叩开“无声之门”,重回有声世界。科技助听带来“声”的希望1995年,已失聪十年的陆锋以“放手一搏”的心态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了人工耳蜗植入,成为中国大陆首位多导人工耳蜗植入者。18厘米的刀口、8小时的手术、...
爱耳日 |科技帮助患者重启消失40年的左耳听力
首先清除患者左耳中耳内的病变,修复受损的鼓膜,避免中耳炎反复发作可能引发的颅内外并发症等风险,这也为第二步——植入人工耳蜗奠定基础,“由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常常伴随炎症和鼓膜穿孔,人工耳蜗电极会将感染灶带入内耳,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要先将感染灶清除,一段时间后再考虑人工耳蜗植入。”最后进行术后听力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