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东风:代沟的产生源于代际记忆的断裂
大体上来讲,50年代出生或者少数60年代初出生的这一代人,他们在青年时期,也就是20—30岁左右的时候,这一代人经历了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运动,这对于他们具有决定性的塑造作用。50后的一代人是上山下乡的主体,同时又是改革开放的主力军。相比之下,90年代发生的消费主义和新媒体的浪潮,对他们虽也有影响,但不是最关...
哪个字代表这一年?快来为您心仪的字投票吧!
自11月4日2024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活动启动荐字以来,中国国民党前主席、中华青雁和平教育基金会董事长洪秀柱,金门县原县长李炷烽,台湾商业总会主席赖正镒,台湾世新大学校长陈清河,台湾知名作家介文汲,知名演员王耀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文化学者孔庆东,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蔡莹彬,厦门市台...
汉字及汉字文化阐释正发生质的变化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汉字是民族融合的黏合剂,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向心凝聚力。汉字是表意文字系统的典型代表,是自源、古老的表意字中唯一延续至今的古典文字。汉字历经几千年发展,产生了很多变化,但其平面与层级结构不变,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不变,超方言、超语言的功能不变。汉字不仅是记录语言的工具,在中国统一国家...
《汉字阐释十二讲》:汉字与汉字文化的阐释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汉字是民族融合的黏合剂,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向心凝聚力。汉字是表意文字系统的典型代表,是自源、古老的表意字中唯一延续至今的古典文字。汉字历经几千年发展,产生了很多变化,但其平面与层级结构不变,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不变,超方言、超语言的功能不变。汉字不仅是记录语言的工具,在中国统一国家...
越南废除使用1800年的汉字,全民学习罗马拼音,如今造成什么影响
喃字的消亡是在1858年法国殖民者的到来之后,法国人强制废除了汉字和喃字,逼迫他们的语言和文字拉丁化,学习罗马拼音。清末国力衰弱,无力保护自己的藩属国。更何况,在那个几代人都为救亡图存而奔波的年代,许多中国人的自信力已经被洋人的枪炮给打碎了,一些知识分子在绝望之下甚至提出了汉字拉丁化、国语罗马化的建议,希...
中华民俗的汉字姻缘
中华民族的习俗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由民众参与且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具有群体性、地域性、时代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特征(www.e993.com)2024年11月28日。在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发展史上,汉字与民俗相伴相随、关系密切。汉字既是汉民族集体创造并长期使用的文化符号,同时也是“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的文化...
汉字??汉语与民族文化传承——字根汉字之命运前瞻
摘要:本文从大语言观出发,明确了汉字改革的性质——汉字改革是文字形制内的改进而不是形制更迭的革命;汉字改革不仅仅是文字自身的一个孤立问题,汉字改革需要也必须和它记写的汉语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民族文化传承结合起来加以探讨。把字根汉字与汉语的关系以及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从而认为字根汉字不仅不会...
《写作》新刊︱石珠林:梁启超的“涉日”阅读史与“新文体”的生成
这意味着在“和文汉读法”的观念出现之前,近代士人首先遭遇的是“汉文和读法”。这种方法关注“目治”而一定程度上忽略“耳治”,较为重视“阅”后的理解,而相对忽视“读”的方面,进而达到粗识大义的目的。“文字”一节详细说明了日语的四点特征:语音少、句子长、语助词多以及语序与汉语不同:...
文史丨牛!这本1900多年前的字典,我们现在依然在用
汉朝时“横竖撇点捺”开始出现开启了文字由“画”向“写”的转变汉字发展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今文字阶段字形规范、书写方便的隶书逐渐代替小篆成为主流的字体但隶书抹去了很多造字之初的理据产生了乱讲汉字的现象比如“寒”字隶书虽然更简洁但象形意味大为减弱...
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
所以50年代至1979年间,汉语在用词、含义方面经历了一场天翻地复的改革,与世界其他说汉语的华人与汉学家所使用的汉语,作为一个符号系统,有了根本的差异。大量的政论词汇与革命俗话口号、短语、充斥在整个系统内,并且成为各种文类文学作品的主要文字库、在句型上则大量受会议发言、社论及苏联文论的结构影响。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