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先驱巡礼丨致敬!这些地质长河中的星!(第四期)
他的研究领域包括古生物学、地层学、古地理学、前寒武纪地质、大地构造学和地质学史。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他建立四射珊瑚系统分类和演化阶段;80年代建立中国构造单元划分及名词体系,综合研究了中国地壳构造演化和古地理发展,提出全球构造阶段划分与构造格局重要演变;90年代研究层序地层与古大陆再造,提出地球节律的普遍性...
一代宗师谷德振:中国工程地质学的奠基人与开拓者_腾讯新闻
谷德振先生(1914.8.13—1982.6.21),河南密县(现新密市)人,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工程地质学家,中国工程地质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7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早期从事矿产资源、区域地质研究;尔后成为李四光助...
这位地质人,创造了数十个“中国第一”!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翁文灏为代表的地质先驱们为我国地质科学事业开创与发展,以及国家工业基础建设等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也被后人亲切地称为地质“大先生”。今年是翁文灏先生诞辰135周年,在第17个国际档案日来临之际,为充分发挥地质档案在传承弘扬优秀地质文化中的重要价值,全国地质资料馆组织人员,对现存馆藏38...
从大庆油田的发现看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
大庆油田的发现是石油工业发展战略、战役和战术三者完美结合的产物:石油勘探重点向东部地区转移是战略,石油工业部组建松辽勘探力量对松辽平原进行踏勘是战役,而最终通过钻井发现大庆油田则是完美的战术结果。50年代中国石油工业勘探和发展的重心都在远离经济中心的西北地区,但是以李四光、黄汲清、谢家荣为代表的地质学家根据...
从荒原沼泽到石油之城,人海战术创造的大庆奇迹
1938年,美孚石油公司地质顾问弗雷德里克·克莱普在《石油科学》一书中写道:“中国很多地方由不同类型和年代的岩石层构成,不可能存在商业规模的油田。但是中国一些地方有油苗,在沉淀盆地也有地面显示和石油构造。”以“后见之明”的视角看,克莱普“欲扬先抑”的判断,预告了20年后中国石油勘探的成就。
大庆油田石油枯竭后,在松辽盆地上还能找到大油田吗?
天生丽质,方显英姿(www.e993.com)2024年11月27日。世人对大庆油田的赞誉,源于它的确是发现太平初期最为瞩目的大油田。然而在别处,亦有同等珍宝待人开掘。美国阿巴拉契亚盆地便是个佐证。那里距今已有90载历史。上世纪30年代,阿巴拉契亚盆地陆续发现了大量常规油气资源,掀开了勘探热潮。接下来的数十年间,油井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四野,盆地渐入黄金...
大庆油田:高举铁人旗帜 聚力能源报国
大庆市萨尔图区中七路32号,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中,一台沉淀着岁月痕迹的贝乌—40型钻机绞车,无声地讲述着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大庆石油会战故事。“就是它,激发出了大庆石油会战艰苦创业的人拉肩扛精神!”跟随馆长许兰付的脚步,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记忆在展厅中愈加清晰地浮现。
动力中国 大矿担当——见证共和国成长的重要矿藏
黑龙江大庆油田。从1955年起,国家组织力量在华北平原和松辽盆地开展地质勘查;1960年5月,集中优势力量在松辽地区打响了大庆石油会战;1963年,探明一个含油面积达800多平方千米、地质储量达22.6亿吨的大油田,年产原油能力达600多万吨,一举摘掉中国“贫油”的帽子。
照片泄密案:一张王进喜的表彰照,却让日本人锁定了油田的位置!
1963年,大庆油田在高度保密的状态下完成了详细的勘探,圈定了至少800平方公里的含油面积。据计算,这个地方拥有22.5亿吨的石油地质储量。当地的开发与建设项目和成千上万的工人,为油城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个时期,大庆油田的保密性极高。政府和企业形成了一体化管理模式,仍然沿用假名“安达”并将油田总部...
特别报道:标杆 旗帜-中国石油新闻中心-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讲述人:邱岳泰大庆油田钻探工程公司钻井二公司原地质室高级地质工程师我是北京石油地质学校油矿地质专业第一届毕业生,先后在玉门油田、大庆油田从事地质技术工作,退休前担任大庆油田钻井二公司地质室高级地质工程师,干了一辈子地质工作。1960年,我从玉门油田来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那时候,条件极其艰苦。地质绘图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