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大省不落下一个古老戏种——追踪福建传承保护三个濒危剧种的...
福建大腔戏,属中国古南戏“四大声腔”中的弋阳腔,形成于明代中期,因是“大锣大鼓唱大戏,大嗓子唱高腔”,故称大腔戏。大腔戏是福建省现存最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有弋阳腔活化石之称,于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据介绍,明景泰年间,福建省永安市青水畲族乡丰田村熊氏家族年年...
甘肃省陇剧院多个剧目入选2024年度国家省部级项目
2023年,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雷通霞主演的经典陇剧《官鹅情歌》是又一部入选该工程的剧目,2024年10月份,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佟红梅主演的《马前泼水·痴梦》等折子戏组台也入选了该工程,进一步坚实了戏曲艺术的传承基础,丰富了戏曲艺术的传承体系。同时,在2024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道情戏(陇剧)《五女拜寿...
了不起的非遗丨中国十大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古琴艺术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珠算珠算(珠算文化),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珠算始于汉代,至宋走向成熟,元明达于兴盛,清代以来在中国全国范围内普遍流传。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以算理、算法为基础,运用口诀通过手指拨动算珠进行...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黄梅戏起源发源于湖北省黄梅县)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影响十分深远。目前黄梅戏流行区域正在萎缩,各级黄梅戏剧团特别是县级剧团的生存日益艰难,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关心与扶植。来自:周和平主编.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上[M].2007黄梅戏(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黄梅戏剧院黄梅戏又名“黄梅调”,源自湖北省黄梅县...
值得收藏!43项来自中国的非遗瑰宝→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5项)01昆曲(列入年份2008年)昆曲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起源于明代(公元14~17世纪)。昆曲的唱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对中国近代的所有戏剧剧种,如川剧、京剧都有着巨大的影响。02古琴艺术(列入年份2008年)...
文化中国行丨如此有“戏”的江西,你怎能错过?
▲青阳腔传统剧目《百花亭》片段(www.e993.com)2024年11月12日。来源:青阳县文化馆九江湖口县青阳腔戏曲于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音乐基本上保持了弋阳腔“一唱众和、锣鼓帮腔”等风格,此外在弋阳腔的“滚唱”基础上发展出“滚调”。多年来,湖口县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设立青阳腔传习所、青阳...
中国非遗:青阳腔(影响徽剧、赣剧、黄梅戏等剧种的形成与发展)
青阳腔中国传统戏剧。因产生于安徽池州青阳而得名。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青阳腔于明嘉靖年间在青阳本地“俳优四出”的基础上吸收了余姚腔、弋阳腔等声腔的特点,突破曲牌联套体的音乐结构,向板腔体过渡。青阳腔包罗甚广,吸收四大声腔之精髓,采用村坊小曲、里巷歌谣,“错用乡...
非遗戏曲保护传承现状、问题和建议——“2023年全国南戏展演”的...
普查反映出,由于国家大力倡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地政府积极推进地方戏曲剧种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近半数剧种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国家政策、资金的大力扶持下,戏曲生存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戏曲保护传承工作取得长足进步。2023年4月27日—5月3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戏剧家协会、福建省文化和旅游...
王芳:让戏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苏剧是江苏苏州独有的地方剧种,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沉寂了多年之后,逐渐回归大众视野,并首次登上央视元宵戏曲晚会的舞台。据王芳介绍,苏州市苏剧团自成立以来,在剧目创作上,将百姓熟悉且喜闻乐见的故事搬上舞台。比如根据苏州真人真事改编的苏剧现代戏《国鼎魂》,就让...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丨看齐鲁黄金水道非遗璀璨
2022年7月29日,济南,山东地方戏曲柳子戏——《老青天》上演。来源:视觉中国柳子戏,中国戏曲四大古老剧种之一,由元、明、清以来的民间俗曲小令衍化而成,被称为戏曲的“活化石”,2006年5月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戏曲向来有“水路传播”一说,大运河漕运发达,促成了流经区域地方戏曲的形成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