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看字“识半边”,错读了一个汉字,却硬生生被他读进了字典
1949年后,"埔"字的读音之争延续到了新中国。1955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在讨论第一批简化汉字方案时,曾经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最终的结论是,考虑到这两种读音已经有了相对固定的使用范围,不宜强行统一。1958年,第一版《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将"埔"字收录为标准多音字。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审音表中,"...
20世纪汉字简化之路是繁是简,谁说了算
在经国务院汉字简化方案审定委员会审定和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讨论后,正式修正为《汉字简化方案》提请国务院审核,并于1956年正式实施。整个方案共收录简化字515个、简化偏旁54个,于1956年到1958年分四批推行。1964年,在对《汉字简化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后,文改会编印了《简化字总表》,收录共计2238个简化字,作为使...
文物上居然出现简体字!是假的吗?
这幅原藏于厦门博物馆的书法作品上的“乱”字是简体,而它的繁体字写法应该是“亂”。据此,很多网友认为:网友评论发表于2014年网络“简体字是近现代才出现的,清代作品里竟然有简体字,肯定假的。”这种情况并非是个例,王羲之草书《十七帖》中的“东”、“马”等字均与现代使用的简体字无异。而我们现在使...
民国时期银元用得好好的,为何要用法币取代?只因美国出台一政策
1935年11月实施法币政策之后,新银元的铸造工作仍旧进行,直至年底止。这样办既是对公众留恋用银情绪的一种安抚,又表示没有贬低银元价值的意图。法币改革后至1936年下半年又生产5亿元价值的“B字”银条,银两的废止是中国完成了对币制的一次真正而有效的简化工作。一座拥有合格人员的现代化造币厂的存在,为铸币的基本...
台湾人不知道简体字更方便吗?是有人不允许他们使用
所以,台湾人使用繁体字,并不是他们想要保留什么“文化传统”,而是因为政治原因。其实,早在民国时期,就有过推行简体字的运动了,因为民国提倡普及教育,不光儿童要上学,很多成年人也要上识字班,繁体字难认难写的弊端就暴露无遗了,因此,很多人都提倡要对繁体字进行简化。
蒋介石两次要简化汉字均遭抵制,台湾回归后,会强推简体字吗?
在台湾,繁体字被称为“正体字”,是蒋介石主政时代基于复兴中华文化的原则而全面推动的,沿袭了在大陆的使用习惯(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在他们看来,汉字本无繁简之争,是大陆非要简化汉字,其实繁体字才是汉字的正统。因此,国民党据台的几十年,一直推行“正体字”,除记者等职业人士速记时偶尔使用简化字外,台湾人早已习惯使用繁体,...
1977年我国推行的二简字,为何不到半年就废除?背后有何原因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些不同的书体一直演化到明清时期的繁体字,已经和我们现在使用的繁体字没有什么区别了。对汉字简化的第一次尝试直至民国时期,面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分析原因,希望找出出路。而中华文化,中华文字,就成了一些人改革的目标。
秋是甲骨文里蹦跶的蛐蛐?立秋时节探寻“秋”字起源
到了籀文,“秋”字加入了植物特性。籀文中的“秋”,是在甲骨文基础上加一个“禾”,突出秋季是禾谷成熟的季节,但里面的昆虫讹变成了“龟”形。三个独立字形组成的秋字,字形看起来又过于复杂,于是小篆便省略了“龟”,字形简化为“秌”。到了隶书,才出现左“禾”右“火”的“秋”字,并沿用至现代。
“国”字里面为何是“玉”
其中,“囗”字出现最早,使用时间也比较长;“囻”字在魏晋时期已经出现;“国”字在唐朝的敦煌写本中曾经出现,民国时期的青花瓷盘正面图案中也有“国”字;“囯”字在太平天国时期经洪秀全的强力推广而为民众所熟知。1956年6月,新中国开始推广简化字,想在这几个字中选择一个既符合字义又便于推广的文字,据说当时...
从武周新字说起-光明日报-光明网
同时,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文字的规范统一使用为中华文化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从秦代的“书同文”到清末民国及至新中国成立后的“简化字运动”,根据文化治理的不同诉求而进行的文字规范和文字改革始终是推动汉字形态变迁的两条重要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