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没有上过一天军校,为何军事水平远超毕业于顶尖名校的将帅
当时,毛主席的老师是杨昌济,在开学的第一课,杨昌济就讲述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他问学生们:“你们为什么要报考师范学校?”萧子升站起来回答道:“我报考师范学校就是想当老师,教书育人!”杨昌济点点头,说道:“教育救国,是个办法!蔡和森,那你呢?”“我家里很穷,毕业后想找一份好的工作。”听到这样的回...
毛主席给章士钊送礼物,两只鸡、桃李各5斤,背后寓意让人感动
当时,毛主席还是湖南师范学校的一名学生,毕业后,在恩师,也就是自己的岳父杨昌济的引荐下,见到了章士钊先生。在交谈中,章士钊就对毛主席赞赏有加。毛主席曾数次被他广博的胸襟折服,甚至不止一次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像润之这样的热血青年,将来一定能成为柱天的长木,国之大器!”作为杨昌济的学生,毛主席的一言一...
1976年毛主席逝世,定居海外的张国焘说了一句话,令世人感慨万千
当时,毛泽东来到北京,他住在北京大学教授杨昌济家里。杨昌济将毛泽东介绍给了李大钊,李大钊此前在新青年读过一篇毛泽东的文章,他早就对此人期盼已久。毛泽东和李大钊见了面以后,两人一见如故,谈了很久,双方都说出了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此外,李大钊还帮毛泽东在图书找了份图书管理员的工作,给毛泽东在北京的生活,提供一些...
1917年湖南省立一师学生投票互选,第一名是竟然是他
毛泽东在学生互评中拿了全校第一名1917年,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创造性地进行了一项学生互相投票选举活动,称之为“人物互选”,由全校12个班575学生,从德育、体育、智育三个维度,对学生互相投票,学生自己票选出全校学生心目中的最优秀同学。这是一场学生民主投票,在那个万马齐喑的时代,透露出一点新鲜的气息。
1915年,毛泽东想要退学,杨昌济却说“响鼓不用重锤”,有何深意
然而,毛泽东还是杨昌济学生的时候,曾产生过退学的想法,得知毛泽东想法后,杨昌济却不冷不淡说了一句“响鼓不用重锤”,杨先生这句话到底有何深意?图|杨昌济一、初遇毛泽东1915年的端午节后,古城长沙热浪滚滚,蝉鸣阵阵,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的自修室里,22岁的毛泽东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学习,炎热的天气丝毫没有影响...
胡适曾这样说毛主席:他不是我的学生,当时的水平太差考不上北大
当年秋天,毛主席在湖南一师的恩师,也是他后来的岳父杨昌济先生,受北大校长蔡元培的邀请,担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www.e993.com)2024年11月4日。杨昌济在北京安顿妥当之后,便立刻致信毛主席,建议他到北大来深造。几个月后的11月,毛主席因在湖南学生工作的需要,便应老师之邀,来到了北京。
杨昌济逝世前,特致信章士钊:想救国,就要保护好毛泽东
不久后毛泽东便通过报纸了解到了更多关于国内外时局的重要新闻,这些信息进一步丰富了他的知识储备,并激发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深思。1913年,杨昌济在海外学习归来后,便开始在湖南省的几所师范学校任教,包括第四师范和第一师范。在这里他遇到了毛泽东,一位来自农家的青年学生。杨昌济以其博学多才和高尚的人格,迅速成为...
蔡和森:曙光中的先驱
9月17日,“各地勤工俭学学生联合委员会”在巴黎成立,把开放里昂中法大学作为唯一目标。9月20日,蔡和森带领代表团前往里昂,要求就读中法大学,但遭到校方和里昂市长的强烈反对。面对里昂市长的威胁与恐吓,蔡和森等人仍发放传单争取支持。10月10日,他们又组织被拘押的学生绝食抗议,但最终无效。3日后,104名中国学生被...
参观《毛泽东青年时期文物展》
1922年11月,毛泽东邀请李达担任湖南自修大学学长。1923年4月,湖南自修大学校刊《新时代》创刊号出版,李达任主编。该刊刊载毛泽东的《外力、军阀与革命》等文章,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1926年8月湘江学校学生毕业证书37×32.5cm湖南博物院藏1923年11月20日,湘江学校成立,11月24日正式开课。该校继承发扬其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