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普特: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西农人
上世纪50年代初,朱显谟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先后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工作生活条件优越。为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一定要将黄河的事情办好”,毅然告别条件优越的南京,举家来到地处陕西省杨陵农村小镇的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现为学校水土保持研究所)工作,开始了对黄土高原土壤科学艰苦卓绝的研究。黄河的问题,看似水...
【追忆朱显谟】(8)朱显谟先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早在20世纪40年代,朱先生就提出了我国华南红壤是古土壤、红色风化壳的残留,而不是现代生物气候地带性土壤的挑战性论点,这种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因为红色风化壳的存在是客观事实。朱先生也是我国最早开始研究原始土壤的学者,他阐明了原始土壤形成的阶段性,揭示了植生黏土矿物的存在,深化了对土壤形成过程的认识...
【追忆朱显谟】(7)科学研究和群众智慧结合的典范
我发现不仅在我们4人领导的学科组中,朱显谟先生领导的土壤组在水土保持工作中花得力气最大,而且在整个队中,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田间工程、水利以及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中,朱显谟先生也是最为专心致志于水土保持工作的一位。事实证明多年后,能够从自己的积累、认识中概括科学总结和概括规律性模式的只有朱显谟先生一人...
2020届高考“立德树人”写作素材分类积累系列之三:科学巨匠
然而走过了一个世纪的的朱显谟,因病于2017年10月逝世,享年102岁。为了心中“黄河清”的梦想,朱显谟先生默默奉献,为黄土高原治理与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一生爱党爱国,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和大西北的青山绿水不懈奋斗了一生。8.科学巨匠高伯龙——科学梦不泯,化作至强光高伯龙是国防科技大学原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
【扬师德 铸师魂】(1)葛茂生:为中华民族复兴筑梦铸魂
这里还有撇去人间浮华,立志“黄河不清,死不瞑目”的朱显谟先生。“民以食为天,有土斯有粮。”少时便体验了民间疾苦,稼穑之艰的朱显谟先生立志要当一名科学农民。从岭南的红壤到陕北的黄土高原,他和土壤结下了毕生的不解之缘。为了祖国的需要,朱老毅然放弃南京的洋楼别墅,举家西迁杨凌小镇。彼时的杨凌,生活用品供应...
心痛!黄河水清了,但这位“唯愿黄河流碧水”的老人却走了……
朱显谟先生毕生致力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研究与实践,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www.e993.com)2024年11月9日。为了心中“黄河清”的梦想,半个多世纪以来,朱显谟先生默默奉献在广袤的黄土高原,为我国黄土高原治理与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励志为农学奋斗一生盼望“黄河清”...
著名土壤学与水土保持专家朱显谟院士逝世
[摘要]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土壤学与水土保持专家,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朱显谟,于2017年10月11日上午10时在陕西省人民医院逝世,享年102岁。朱显谟先生是我国水土保持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毕生致力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
“黄河不清,我死不瞑目!”黄河水变清了,他却走了...
一位家在黄河边的山西网友感叹到:“只有身在山西,才知道黄河变清意味着什么,老先生千古!”1915年,朱显谟出生于上海崇明的贫苦家庭,除了上课之外,砍柴、下地、收割,样样都是好手,然而辛苦的耕种,却只能换来微薄的收获,这让朱显谟深感古老耕种的落后以及农民的悲凉。
文化|“黄河不清,我死不瞑目”——记土壤学家朱显谟院士
2017年10月,新华社《瞭望》周刊报道“在非汛期,黄河80%以上的河段是清的”。喜讯发出1个月后,朱显谟先生安详去世,享年102岁。唯愿黄河流碧水,黄河清了,河水变温柔了,先生的梦想实现了,可是他再也看不见了……来源:各界导报文化版作者:安聪娥符联双高宇...
102岁朱显谟院士逝世:为“黄河清”梦想奉献半个多世纪
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消息,10月11日,著名的土壤学与水土保持专家,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朱显谟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享年102岁。朱显谟先生是我国黄土区土壤及土壤侵蚀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者,毕生致力于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