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到中年,它终于坐上飞机去逛沙漠了
媛子的情绪很细腻,她观察到肉丸喜欢草原,也喜欢大海,在天气凉爽的地方它总是更活跃,什么都想嗅一嗅。在这种时候,她觉得旅行的那些辛苦都是值得的。(本文选自《三联生活周刊》2024年第44期)“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排版:布雷克/审核:米花招聘|实习生、撰稿人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
亚洲的奇特国家科威特:境内几乎没任何淡水,百姓生活却富得流油
科威特所有的淡水资源都靠海水淡化,而这个工程的开支可不小,光是维持科威特人的日常用水,每年花费的成本就要以亿计。每次喝水之前,都可能得“数数成本”。不过科威特也没别的选择,不投资淡水工程的话,别说国民生活质量会受影响,就连基本的生活也无法保障。巨大的淡水开支,早已被科威特纳入了国家预算。虽说石油收入...
这届年轻人,要给沙漠一点儿科技的震撼!
建立起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369人肩负使命或坐车,或骑马,或徒步,豪迈上坝他们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平均年龄不到24岁127人是刚走出校园的大中专毕业生工作人员在塞罕坝机械林场植树(2014年5月13日摄)面对极端恶劣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来自五湖四海的“塞罕坝人”凭着坚韧的毅力“先治坡、后置窝先生产、后...
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村庄,1980年才被发现,还有500人生活在这
尽管外界的媒体和游客带来了许多新奇的事物,但牙通古孜村的村民们却仍然坚守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依旧住在简陋的帐篷中,以畜牧业为生,按照季节在沙漠中迁移。村民们告诉来访的记者和学者,他们与外界隔绝了数百年,他们的祖先究竟是何时、出于何种目的迁居至此的,就连现在村里的老人也不清楚。由于牙通古孜村位于塔...
三十年·三代人·一条渠
因为缺水,在人与自然的斗争中,策勒县历来是“沙进人退”、“风吹城跑”。在策勒的历史上,县城有过3次迫不得已的搬迁。上世纪60年代起,策勒县跨越30年,历经三代人,依靠“人海战术”在茫茫戈壁沙漠中打通了一条绿洲大动脉——战斗渠,谱写出一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天斗地的传奇,将沉睡千年的荒漠变为绿洲...
中国最鲜为人知的长寿村,地处沙漠却靠打鱼为生,百岁老人众多!
罗布人是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千百年来与世隔绝,他们在沙漠中的海子边打鱼“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以小舟捕鱼为食”保持着原始的风俗习惯(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如今,沙漠中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最后的罗布人”。今天我们看到的,其实是一个再现罗布人生活场景的村寨。
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发现村落,还有500人生活,起源至今是一个谜
他们设想村落的建立可能与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文明有关,而塔克拉玛干沙漠恰恰是这个文明的遗址。然而,由于缺乏确凿的证据,这些只是浮光掠影,无法得出明确的结论。无论这个村落的起源是什么,它对于人类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韧性和适应能力。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生活,500人能够艰难地维持着生活,...
回顾鲁豫:初婚嫁老外,二婚嫁初恋,今52岁无儿无女,一个人生活
鲁豫因为工作的需要,经常像空中飞人一样全国各地奔波,几乎没有什么时间陪伴朱雷。结婚两年了,朱雷一直希望能和鲁豫有个孩子,但鲁豫总是以工作太忙为由,一直没有怀孕的消息。周围的人都劝她,但她却直言不讳:“没空生孩子。”她甚至明确表示,不喜欢女人过那种工作、丈夫、孩子一应俱全的生活。这种态度在朱雷...
大漠深处守绿人
在植物处于生长期的8个月里,夫妻俩要一直驻守在有“死亡之海”之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里,并不容易。在这里,不仅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克服孤独。“第一年根本待不住,那时候连电视也没有,日常生活和工作就靠一个发电机,轰隆隆吵一整天,两个人说话都得在耳朵跟前吼才能听到。晚上发电机一停,连电灯都没有,...
从文本到影像,《我的阿勒泰》如何转写游牧生活
文秀最初不过是想体验一下夏牧场生活,她依然想用文字构建一个精神世界。夏牧场上,能表现文秀精神状态的象征或标志是桦树皮,而非骏马。尽管学会骑马、与踏雪越发亲近,让文秀变得更加勇敢。但桦树皮纸张是文秀身在城市、以文为生的三年间最重要陪伴,也是文秀的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