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3 步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
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血常规的表现有很大区别,白细胞分类计数比总数更有鉴别价值。01细菌感染大多表现为WBC(白细胞)升高超过10*10^9/L,以N(中性粒细胞)为主,但也并非所有细菌感染白细胞都升高,具体分为三种情况:·WBC升高,N升高——多为革兰阳性菌;·WBC正常/稍低,N升高——多为革兰阴性菌...
优雅的守护者:病毒典型—流感病毒
甲型流感病毒能够与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并潜入细胞内部。仅需大约1小时,病毒便能掌控细胞的生命活动,从而接管细胞。细胞仍被蒙在鼓里,还会尽职尽责地将病毒包裹起来,运送到细胞的指挥中心——细胞核。同样,也是细胞自身的活动,会告诉病毒,它已经抵达了目的地,是时候释放病毒的遗传编码和有害蛋白了。在...
科学智能又一重要成果:中澳科学家用AI发现超过16万种新病毒
近日,中国和澳大利亚科学家的一项国际联合研究利用人工智能(AI)工具发现了161979种新RNA病毒,是已知病毒种类的近30倍,大幅提升业界对RNA病毒多样性和病毒演化历史的认知。这项研究也是迄今为止发表的数量最大的病毒物种发现论文。图片来源:阿里云这项经过同行评审的研究10日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细胞》(Cell)上。研...
普通感冒发展成肺炎——鼻病毒“功不可没”
因患儿不会咳痰,故取咽拭子标本做呼吸道多种病原体核酸组合(13种)检测,结果显示仅鼻病毒阳性,细菌及真菌培养结果为无致病菌、无真菌生长。胸部DR检查显示左下肺炎症,建议进行抗炎处理。该患儿年龄小、免疫力低下,因鼻病毒感染迁延不愈发展成大叶性肺炎的可能性大,但血常规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升高,不能排除肺炎的...
病毒样颗粒(VLP)疫苗研究进展
表1总结了从人类病毒中开发的处于临床前和临床试验阶段的VLPs。这些VLPs来自包膜蛋白、衣壳蛋白或两者兼有,并使用各种表达系统表达(如哺乳动物细胞、昆虫细胞、酵母细胞和细菌细胞,以及转基因植物),其中一些VLPs的效力与传统疫苗相当。例如,使用来自两种甲型流感病毒亚型(H1N1和H3N2)的结构蛋白开发的混合VLP与灭活流感病毒...
夏季多雨,免疫细胞培养实验室消毒如何预防细菌真菌病毒微生物污
病毒:病毒在生物工程实验室中也可能造成污染,如实验用的质粒、细胞等(www.e993.com)2024年11月9日。病毒污染可能导致实验失败,影响研究结果。支原体和衣原体:这类微生物体积较小,易传播,抵抗力较强,不易杀灭。它们主要通过空气、水、实验器材等途径传播。噬菌体:噬菌体是一种寄生于细菌的病毒,可在细菌体内繁殖。
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只需这3步!
血常规是临床初步鉴别感染类型的最常用指标,主要查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常认为“白细胞总数升高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表明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淋巴细胞增加表明病毒感染”,但并不一定如此。1.白细胞升高合并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1)感染因素:①中性粒细胞增多常伴随白细胞总数增多,常提示急性细菌性感染...
扁桃体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也可能是腺病毒感染
全球范围内,3型是造成儿童和成人腺病毒感染的常见血清型。3型感染以咽结膜炎(眼睛充血有分泌物,咽部充血扁桃体炎,颈部淋巴结炎,伴发热)为主要表现,可出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轻中度升高,很容易被误判为细菌感染。肠道腺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胃肠炎,发病率仅次于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我国流行的肠道腺病...
腺病毒感染,出现什么情况就不能硬扛了?
1、白细胞计数和炎症指标腺病毒感染可导致血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炎症标志物升高(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红细胞沉降率)。这些标志物如果呈现进行性上升或极高水平可能提示合并细菌感染。但是,仅根据某个炎症指标的数值变化判断是否合并细菌感染不可靠。
肺炎支原体和新冠病毒有什么关系,怎么才能杀死?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支原体是一种特殊的生物,既不是病毒也不是细菌。如果非要比较,支原体从内到外都更像细菌,而不是病毒。通过疫情这3年的科普,相信很多人对于病毒应该已经很了解了。病毒内部是一坨RNA或者DNA遗传信息,外部是蛋白质外壳。病毒没有细胞器,也就是没有加工厂和能量系统,必须侵入宿主细胞,白嫖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