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报:天津籍藏书家高闾和阳尼
其藏书故事,据《魏书·李彪传》记述:李彪“晚与渔阳高悦、北平阳尼等将隐于名山,不果而罢。(高)悦兄(高)闾博学高才,家富典籍。”由此而知,高闾因藏书丰富而博学高才,他为北魏写下大量军国雄文,成为一代名臣硕儒。阳尼(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北平无终(今天津蓟州)人,《魏书》《北史》皆有传。据《魏书...
从职位到官位:以魏晋南北朝的中正为例|刘啸
《魏书·李彪传》载:彪虽与宋弁结管鲍之交,弁为大中正,与高祖私议,犹以寒地处之,殊不欲微相优假。彪亦知之,不以为恨。……郭祚为吏部,彪为子志求官,祚仍以旧第处之。彪以位经常伯,又兼尚书,谓祚应以贵游拔之,深用忿怨,形于言色,时论以此讥祚。据本传,李彪“家世寒微”,所以当孝文帝时,...
王诚丨古书同义复词演变举例
偏主“隔远”,即“以阔吞并契”,如《魏书·李彪传》:“顷来契阔,多所废离,近蒙收起,还综厥事。”又《献文六王传》:“吾与汝等早罹艰苦,中逢契阔,每谓情义,随事而疏。”二是强调“合”,偏指亲密、投分,即“以契吞并阔”,如《周书·苏亮传》:“但臣与宝夤周旋契阔,言得尽心,而不能令其守节,此...
南北互聘书写的文学意义 ——以李延寿《南史》《北史》为例
李彪这一互融主体在《魏书》与《北史》中均有专传。二书对李彪生平经历的书写基本一致,史臣的评价也大体相同,主要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魏书·李彪传》非常完整详尽地记录了孝文帝时李彪所上封事七条表和宣武帝登基后上表,而《北史·李彪传》对此进行了节选,在语言表达上更为精练,符合初唐时期文质并重的总...
南北互聘书写的文学意义-光明日报-光明网
李彪这一互融主体在《魏书》与《北史》中均有专传。二书对李彪生平经历的书写基本一致,史臣的评价也大体相同,主要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魏书·李彪传》非常完整详尽地记录了孝文帝时李彪所上封事七条表和宣武帝登基后上表,而《北史·李彪传》对此进行了节选,在语言表达上更为精练,符合初唐时期文质并重的...
南北互聘书写的文学意义
二书对李彪生平经历的书写基本一致,史臣的评价也大体相同,主要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魏书·李彪传》非常完整详尽地记录了孝文帝时李彪所上封事七条表和宣武帝登基后上表,而《北史·李彪传》对此进行了节选,在语言表达上更为精练,符合初唐时期文质并重的总体追求;二是宣武帝即位后,《魏书》记“彪自托于王肃...
《魏书》十句话,阅尽人间兴衰事,影响人生
《魏书》十句话,阅尽人间兴衰事,影响人生。1.臣与任城卑躬曲己,若顺弟之奉暴兄。语出北齐·魏收《魏书·李彪传》。我低着头,委屈自己,就像是十分温顺的弟弟,对待十分暴戾的兄长一样。卑躬屈膝是指低声下气,谄媚奉承,没有骨气。2.迷而知返,得道未远。
《魏书》6句传世金言,句句透彻,指引人生的大智慧!
《魏书》作者魏收,字伯起,北齐人,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奉敕修撰《魏书》。《魏书》的内容共包含帝纪十四卷,列传九十六卷,志二十卷,共一百三十卷。1.俭开福源,奢起贫兆。出自《魏书·李彪传》。勤俭是幸福的源头,奢侈是贫穷的征兆。2.单者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也。出自《魏书·吐谷浑...
天下粮仓与中原逐鹿(历代食品经营管理2)
原来,古人的观念是“国无三年之储,谓国非其国”(见《魏书·李彪传》),意思是国库中的存粮若不够吃三年,那么这个国家就难以称为国家了。在“农业是国家命脉”的古代,粮食是维系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重要物资,其重要作用有三:第一,国家储备粮食,可以平抑粮价,及时调控市场,这是仓储最基本的功能。从夏商开始,到...
上海书评︱何德章谈《魏书》的编纂、点校和修订
又如卷六二《李彪传》所记一则孝文帝诏书,点校本标作:“省所上事,深具乃心。但卿之立言半非矣,当须陈非以示谬,称是以彰得,然后明所以而不用有由而为之。不尔,则未相体耳。”“然后明所以而不用有由而为之”一句有校记说:“按此句晦涩,当有讹脱。”我们认为将这一句改标作“然后明所以而不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