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散文的心 | 名家谈写作|小说|周作人|林语堂|小品文_网易订阅
至于文章的内容,大抵总是或“妙发性灵,独拔怀抱”(《梁书文学传》),或“达幽显之情,明天人之际”(《北齐书文苑传序》),或以为“六经者道之所在,文则所以载夫道者也”(《元史儒学传》),程子亦说:“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而六经之中,除《诗经》外,全系散文;《易经》《书经》与《春秋》,其间...
《中国教育报》刊登文章 深度报道我校明德文化育人工作成效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根基和灵魂就是大学文化,而大学的宗旨和任务是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成长为栋梁之材。未来,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将不断挖掘“明德文化”内涵,充分激发校训精神的生机与活力,立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努力当好中华文明的守护者、中华优秀传...
薛元明|大美汉字 大美中国——南京大学“大美汉字”通识课有感
《礼记·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大学”和今天习惯上所指称的高等学府不是一回事,核心意思是“大人之学”“君子之学”,是走向人生大道的学问。与此同时,还存在着看上去名称似乎“对立”的“小学”——最典型的如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等。《说文解字》从古人的必读书目...
重磅喜讯丨王尧《日常的弦歌:西南联大的回响》获花地文学榜“年度...
西南联大何以可能,大学之道何以相传,知识分子何以自处,这些问题延续至今,文明之火亦藉此而光焰不熄。王尧说:“之所以有必要从历史学的角度研究联大,是因为它在二十世纪中叶的中国知识史、文化史和政治史上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的来龙去脉在哪里,西南联大没法跨越。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大批栋梁之...
君行吾为发浩歌——《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解析
蔡和森引证《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和梁启超在《新民说》一文中对“新民”的解释:“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以建设中国一种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以“新民”为会名。学会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会章规定:“一、不虚伪;二、不懒惰;三、不浪费;四、不...
大型政治共同体的逻辑——读潘岳同志文章《中国五胡入华与欧洲蛮...
开宗明义、四书五经的第一本、第一页、第一句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www.e993.com)2024年11月22日。做官就要入心入脑地修习中华的家庭伦理道德,以百姓为自家至亲,直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民营私,官奉公;民传子,官传贤。于是,中华大一统是个同心圆状的政治共同体,只要官以民为中心,民就以官为圆心。一旦官营私,...
《高等教育研究》刊发校长汪劲松、党委书记张炜文章《“双一流...
另一方面,学校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大学之道,遵循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从学生终身发展、全面成才的角度出发,持续推进人才培养工作改革创新,完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领军人才。此外,学校还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和机会,搭建各类综合素质...
【习近平最新用典】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在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中国许多高校的校园里,教学楼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明德楼”,出自“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新华社记者李涛摄)今年5月2日,恰逢“五四”青年节和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考察,与师生...
光明日报刊发黄维院士《新时代高校育人新使命》署名文章
办好中国的高等院校,必须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牢“四个意识”,彰显“四个服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深刻地推动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探索为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贡献的大学之道,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在世界...
变革时代的大学之道
变革时代的大学之道德国大学课堂。CFP德国柏林,一名大学生在教室休息。CFP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资料图片大学总是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尽管有时有些变化我们无法即时感知到。现代大学自从在中世纪的欧洲诞生以来,就在不断变化——或者说进化,以便更好地生存、发展下去。在11世纪欧洲出现第一批大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