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柄榔头45年 浙江民间大师开凿铜刻艺术世界
中新网嘉兴11月19日电(黄彦君张会)浙江省海宁市长安镇一间民房内,67岁的孙梦臣在昏黄灯光下,用心琢磨一幅书法刻铜作品。榔头敲打在锋利的钢凿上,“叮叮当当”清脆如风铃,沉闷的空间一下子灵动起来。孙梦臣本名孙建明,梦臣是他的字,意为以民国刻铜名家张寿臣为榜样,传承、发扬中国刻铜艺术。他身量不高,皮...
现场|走近一位立体饱满的姚茫父,在诗画印与碑刻间|姚华|陈师曾|颜...
姚华(1876-1930),号茫父,是晚清与民国时期的著名诗人、学者、教育家、文学家、金石学家、书画家和戏曲理论家,于颖拓、刻铜、笺纸等艺术形式皆有特别贡献。澎湃新闻获悉,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与贵州省博物馆联合策划的“茫父不朽:一代通人姚华艺术展”4月23日起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展厅呈现,展览旨在通过200...
茫父不朽 | 一代通人姚华艺术展|金石|篆刻|款识|陈师曾|科学家|...
民国初年,北京书画家纷纷参与铜刻文房的书画创作,个中尤以姚华最为突出,正是在他与陈衡恪的参与、指导和推动下,铜师技艺迅速提升,能够以刀就铜,表现笔墨晕染的纸绢意趣,连山水皴法也能曲尽其妙,从而开创出书画名家与社会名流广泛参与铜刻文房全盛时代。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姚华并不操刀刻铜,但是他亲自在铜制文房...
兴义发现的这对“姚华刻铜” 镇纸,竟然和张之洞等3人有关!
姚华在篆刻方面造诣颇深,是民国刻铜文房最有影响力的倡导者,因而赠此镇予“如晋老兄”,以示纪念。刘如晋有二子四女,其故去后,镇纸被其长子刘爱吾继承,刘爱吾又传给其女刘京雁。“姚华刻铜”名气甚广,坊间称“民国刻铜三大家”之一。根据周继烈《铜匣古韵》一书,姚华倡导、支持、研究刻铜艺术,但自己...
名家凌文渊刻铜墨盒
名家凌文渊刻铜墨盒凌文渊墨盒最近在友人处看到一只铜墨盒,墨盒长宽均为14厘米,墨盒包浆自然,黄铜质地,内包紫铜,盒内石板俱存。盒盖刻有写意梅花,图中梅枝老干半截斜出,分叉出的枝条上伴有数朵梅花,并点缀以点点花蕾,全图清秀淡雅,瘦劲姿媚,梅花冰清玉洁之品性溢于画面。左上方有行书款识,为“闰支三弟索画...
刻铜墨盒的收藏与欣赏
晚清民国时期的书画家陈师曾、齐白石、陈半丁、徐世昌、王雪涛、王梦白、丁佛言、寿石工、林纾等人纷纷为刻铜墨盒提供过画稿,其中以清代光绪进士,书画大家姚茫父的作品、刻铜技艺最为著名(www.e993.com)2024年11月22日。九狮图墨盒刻铜墨盒的材质一般有白铜、紫铜、黄铜、黄铜镀银、潮银之分,外壳一般为白铜、黄铜两种,还有以白铜、黄铜、红铜...
【文玩】明清文人雅致生活:红袖添香夜读书 刻铜文房发展
赵玫女士介绍,民国时期是刻铜文房发展的鼎盛时代,流传于世的藏品花样繁多,刻工也不乏精良。因此,收藏铜刻文房要侧重款识和名家作品。民国时期,文人雅士之间,写绘互赠的现象很普遍,几乎所有的京城书画家都曾亲笔在素面铜墨盒、铜镇尺上行书作画。经营书画、文房用品、刻章制印的店铺中,均挂有书画家、篆刻家的笔单,它...
49方与傅作义等保定军校将领有关刻铜墨盒现身
刘军成说,其收藏刻铜墨盒已有16年,投入资金已达百万人民币,其中对涉及保定军校相关内容的墨盒投入最大。究其原因,可能是作为保定人,受保定军校文化影响颇深的缘故。刘军成认为,刻铜墨盒集艺术、工艺和历史价值于一身,盒面多为艺术大师、军政名流留画留诗留字、记情记景记事、言人言物言志等内容。尤其在民国时期...
一代通才姚茫父,大名不朽书画铜
刻铜名家张寿丞曾将齐白石画在墨盒上的《归鸦图》精心刻出,然后相赠。齐白石对此盒爱不释手,写下题跋:“张寿丞刻铜空前,赠余此物,当宝之。”其实,中国使用铜器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商周时期,人们便已经开始在青铜器上铸造、錾刻文字和花纹。晚清民国刻铜文房的兴起,则是延续了数千年金石文化余韵的一朵奇葩...
平遥古城:有一个刻铜22年的手艺人
王维民介绍,王氏平遥刻铜第一代,始于师承张樾丞的曾祖父王文魁。张樾丞是民国初期刻铜的名家,堪称“刻铜圣手”。清朝光绪十九年(1889年),王文魁到天津的平遥“日升昌”分号任职,因经商需要经常往来于京津两地。在此期间他被京城精美绝伦的刻铜技艺吸引,于是向刻铜名店“同古堂”的张樾丞大师求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