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研究|何益鑫:“中庸”的理念、历史与实践
第3章,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借用孔子的话,盛赞中庸为至极之道,同时又肯定它为先民曾行之道。中庸乃是至极与平常的统一。“民鲜能久矣”,是在与上古的对比中,感叹今日道之不行。何以不行?第4章,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
李畅然:《四书集注》早期的流传形态与《孟子》升经
张九成(1092-1159)“中庸大学说各一卷少仪解附”、朱熹“大学章句一卷或问二卷中庸章句一卷或问二卷”、朱熹“中庸辑略一卷”,卷三“语孟类”则载王令“王氏论语解十卷孟子解五卷”、尹焞“尹氏论语解十卷孟子解十四卷”、张九成“张氏论语解二十卷孟子解十四卷”、张栻“南轩论语说十卷孟子说...
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第六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
12463大学章句一卷或问一卷中庸章句一卷或问一卷(宋)朱熹撰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益藩阜平府敬所乐善堂刻本中共中央党校图书馆12464四书章句集注二十八卷(宋)朱熹撰明吉府刻本中国书店12465四书经疑贯通八卷(元)王充耘撰明抄本[四库底本]丁丙跋南京图书馆12466四书管窥不分卷(元)史伯...
《中庸》精解统说
四书是“五经”的入门性读本,很受明清封建统治者待见,明清两朝,四书成为科举的重要题库,许多儒生只认四书,不懂五经。中华元典被严重曲解、教条化。十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把《中庸》抽出来作为教条化语录本的朱熹,本身五经造诣很低,竟然还写了不通本义的《中庸章句》。然而认真品鉴,说他不懂中庸,绝不为过。
张智勇:王船山《礼记章句·学记》之章旨研读
宋朝有朱熹(1130-1200)给《礼记》一书中的《大学》和《中庸》作章句[[3]],但以章句的体式并以“章句”为题给《礼记》全书或部分做注释的著作,从现存古籍资料看,只在明清两朝才在比较大的范围内出现。检索古籍经部礼类之目录,见明清两朝,共现四部《礼记章句》:明朝张聪(1475-1539)八卷本《礼记章句》,...
《儒典》前言:打造精华之典、时代之典、传世之典
第十一是南宋至元初逐步形成了宋元人注释的《五经四书》,包括朱熹《周易本义》、程颐《周易传》、蔡沈《书集传》、朱熹《诗集传》、胡安国《春秋传》、陈澔《礼记集说》、朱熹《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成为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主要依据(www.e993.com)2024年11月27日。《五经四书》是中国经学史上“宋学”的标志性...
建本:朱子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
如法国国家图书馆存建邑书林郑养先刻印明陈澔《柏台校正官板礼记集注》;现存德国巴伐利亚邦立图书馆的明嘉靖建阳刻本《道南书院录》;现存哈佛大学图书馆的明成化三年(1467年)建阳刘氏翠岩精舍刻本《四书大全》,明弘治建阳种德堂刻本《中庸章句》《中庸或问》,嘉靖十七年(1538年)建阳陈氏积善书堂刊《四书集注》,嘉...
王晚霞:韩国儒学的图说学与周敦颐《太极图》
权近的思路是以周敦颐《太极图》为蓝本画作系列图像,即“本周子之图”,同时参考朱熹《中庸章句》中的说法,再结合先贤格言以阐释其中意蕴。其中最能体现权近性理学思想的是解释天人关系的总论性图说:《天人心性合一之图》(图1)和《天人心性分释之图》。尤其是前者,集中体现了权近天、人、心、性合一的思想。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