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出发!春节来海南,开启一场寻“龙”之旅吧
“龙滚”之名,又因何而来呢?相传,古时有龙在河中打滚,古人就以“龙滚”来给河流命名。海口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的大熊猫园区联合美团特别推出“海野寻龙奇遇记”主题活动,联合打造“团团科普课堂”“海野寻龙奇遇记”,小朋友们可以变身小神龙,走入热带雨林探秘万物学习识龙大法,邂逅超酷...
【植物界全系列】蔷薇目—大麻科(下):大麻
大麻(学名:Cannabissativa)是大麻科大麻属植物的物种之一,原分布于不丹、印度和中亚细亚,现各国均有野生或栽培。中国各地也有栽培或沦为野生,甘肃等地有种植,新疆常见野生。①植物学史大麻的种植历史悠久,最早可能起源自中亚地区或南亚地区。在亚述文中,大麻称为qunnabu,在公元前一千年的亚述文献中,记载大麻子可...
芒草还能开这么好看的花?这其实是寄生植物野菰
我寻思,可能是野菰这个名字取得不响亮。看看“水晶兰”吧,水晶,贵重的宝石;兰花,倍受中国人喜爱的佳卉,情怀分拉满。野菰的名字就突出一个不明不白。“菰”这单字就很生僻,但其实吧,它就是茭白的中文正式名。加上野字后,“野菰”这个组合就更加让人摸不着头脑,且容易混淆,如果在什么书里看到”野菰“,还得仔...
把《诗经》和现实中的植物对应起来,读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这首诗中反复提到蒹葭,其音非常优美,指什么植物呢?一般认为它就是极常见的芦苇!开花前称蒹,即芦;开花后称葭,即苇。也有分开解释的,蒹指获或芒,而葭指芦苇。从植物生态的角度看,把蒹葭解释成一种植物芦苇较合理。虽然古代名称用单字的情况较多,但偶尔也有双字,如《诗经》中芣菅指车前草、苌楚指猕猴桃、其...
“植物人”能否苏醒?中国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更准确的预测方法
但如果陷入了昏昏欲睡的状态,就几乎完全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了;除非忽然听到自己的名字,就会立马惊醒。这时,我们对语言的处理能力,其实就从句子降到了单独的词语。这一点也在实验中得以证实——当注意力不是集中于听力、而是集中于视觉时,人们听到单个字时的反应不变,但听到词汇和句子时的反应能力则明显变差了...
困于大脑:未被医学完全解锁的“植物人”
英国神经生物学家阿德里安·欧文做过一系列研究(www.e993.com)2024年11月28日。其中一项研究中,一名患者5年前大脑受创,经过多次检查,被确诊为「植物状态」。患者被要求「回答」包括「父亲是不是叫托马斯」在内的6个与日常相关的问题。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显示,患者「答」对了5个。这一研究被刊发在2010年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植物人”能否如愿苏醒?
基于此,研究人员设计了3种包含不同层级的语言序列:仅包含字层级的单字序列,包含字及词结构的词组序列,包含字、词、句层级的句子序列,将其播放给无反应觉醒综合征与最小意识状态患者,记录他们受到语音刺激时的脑电活动。经与健康人对比结果显示,患者组与健康被试组均表现出了对字这一层级结构的显著神经响应,但仅健...
“植物人”能苏醒吗? 何时醒?上海科研团队最新成果提高判断准确率
研究人员首先设计了3种包含不同层级的语言序列(仅包含字层级的单字序列,包含字及词结构的词组序列,包含字、词、句层级的句子序列),记录了无反应觉醒综合征和最小意识状态患者在接受到语音刺激时的床旁脑电活动,并与健康人进行了对比。群体对比的结果显示,患者组和健康被试组均表现出了对字层级结构的显著神经响应,...
中国科学家《自然》子刊发文:探索植物人语言能力和意识水平
2020年5月25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灵长类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王立平研究组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毛颖/吴雪海团队在《自然-神经科学》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探索意识障碍患者层级语言加工》的合作研究论文。
每天“充电”12小时 植物人醒了
袁邦清介绍,他们科室从2014年开展植物人脊髓电刺激促醒手术以来,已完成21例,成功率61.9%。“当然这种方式的促醒并非每个人都适合,需要严谨的术前评估,患者昏迷要超过3个月小于12个月,而且至少要有一边大脑相对完整,脑干、下丘脑功能基本要有。”袁邦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