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海洋所揭示热浪期间东边界上升流系统浮游植物变化特征与机制
在该海区,约一半的海洋热浪伴随着以中大粒径浮游植物为主导转变为以小粒径浮游植物为主导。这些转变能够通过营养传递和放大效应,使鱼类数量减少与体型变小。上述研究可以为东边界上升流系统的渔业资源开发与风险管理提供科学参考。同时,鉴于不同粒径浮游植物固碳效率的差异性,这一研究有助于评估和预测海洋热浪对全球...
中国特色海洋生态系统的特征与保护利用
中国海域的生物物种分布呈现出从高纬度到低纬度数量明显增加的趋势,南海位于全球三大海洋生物多样性中心的印—太交汇区,较东海、黄海和渤海海域面积最大,跨越亚热带和热带、覆盖浅海和深海,是我国最大的海洋生物资源宝库,其鱼类、虾蟹类、软体和棘皮动物等分别占中国海域生物物种数量的67%、80%、75%和76%。在多圈层...
三亚增殖放流14.5万尾鱼 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此次增殖放流的14.5万尾鱼儿中,包括5000尾青石斑鱼成鱼、80000尾青石斑鱼苗、60000尾紫红笛鲷鱼苗。投放的成鱼重量在1公斤以上,鱼苗体长5厘米以上。10月31日,三亚增殖放流14.5万尾鱼,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记者利声富摄此次增殖放流活动,是三亚环农集团今年实施的三亚湾海洋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西岛及附近海域)建...
三亚投放320个人工鱼礁 为海洋生物筑“新家”
此次人工鱼礁投放是三亚环农集团今年实施的三亚湾海洋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西岛及附近海域)建设内容之一,该项目包括人工鱼礁建设和增殖放流两部分。待320个人工鱼礁完成投放后,后续将以分阶段放流的方式增殖放流鲷科类、石斑鱼类等岩礁性鱼类14.5万尾。“力争今年11月底完工,为三亚湾海洋生态修复提交阶段性成果。”三亚...
中科院:华南近海发现鱼类新种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8月2日消息,记者从中科院官网了解到,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林强团队在海龙目鱼类资源与分类领域取得新进展,基于近岸海龙目鱼类资源调查和系统分类研究,在我国南海和东海近岸海域发现了2个海蛾鱼新种,分别命名为南海海蛾鱼(Spinipegasusnanhaiensissp.nov.)和中华海蛾鱼(Pegasussi...
中国调查船完成对南海中南部渔业资源摸底
据初步调查,南沙海域渔业资源蕴藏量约180万吨,年可捕量50万至60万吨,名贵和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有20多种;中沙、西沙海域中层鱼资源量为0.73亿至1.72亿吨,乌贼现存资源量为400多万吨,可捕量约300万吨/年,是我国当前乃至未来可以利用的大宗战略海洋生物资源(www.e993.com)2024年11月12日。
鱼类口孵行为最早发生于2.5亿年前,南海海洋所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林强研究员团队和浙江海洋大学高天翔教授团队等合作完成的口孵鱼类亲代抚育行为遗传调控机制的最新结果以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在TheInnovationLife(《创新生命》)上。研究发现,鱼类口孵行为最早可追溯到约2.5亿年前,大约四分之一的鱼类存在亲代抚育行为,口孵又是硬骨鱼亲代抚育的一...
全球海洋鱼类灭绝风险大幅上升!基于数据挖掘与模型的综合预测
研究结果显示,海洋鱼类的灭绝风险远高于IUCN的初步估计,从2.5%增加到12.7%。预测为受威胁的物种,通常具有较小的地理分布范围、大体型和低增长率。这些特征表明,这些物种可能面临更大的环境压力和更高的灭绝风险。受威胁物种的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南海、菲律宾海、苏禄海、澳大利亚西海岸和北美洲西海岸。
主播说海洋|“伏季休渔”开始 鱼类开始“放产假”
“伏季休渔”是什么?五月一日起,全国近12万艘海洋捕捞渔船和捕捞辅助船回港休渔。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及北纬12度以北的南海海域已全面进入海洋伏季休渔期。那么,休渔如何进行?为何要休渔?休渔期间,市民如何能吃到海鲜呢?原来,在休渔期间,鱼类得以繁衍生息,增加了渔业资源的存量,有助于保持海洋生物的种群多样性。
听渔民讲述耕海戍边的故事
世世代代以海为生的三沙渔民,一直是我国在南海耕海戍边的主要群体。三沙渔民在南海各地留下的足迹,是我们宣告“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底气。近期,《环球时报》记者专程前往海南省三沙市,探访在南海从事渔业生产、维护海洋权益的三沙渔民。纵然南海不时风高浪急,常年酷热难耐,他们也始终坚守在南海星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