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年代普通百姓真实老照片,勾勒出你的回忆
第十九张:80年代,,缝纫机、手表与自行车并列为“三大件”当时在80年代的岁月里,缝纫机、手表与自行车并列为“三大件”,其中缝纫机的身价尤为引人注目。在那个年代,它的价格高达200元左右,这笔钱等同于一名工人辛勤付出4个月的工资。如今,即便是最便宜的缝纫机,折算成当年的价值也至少需要1万多块钱。无疑,在那...
上海老照片:80年代“乌龟车”,还有多少人记得?
而到七八十年代,开始流行“乌龟车”,其实就是三轮摩托车,有烧油的,也有电动的。乌龟车虽然安全性较低,但是毕竟可以遮风挡雨,而且那个年代路上的车都跑得慢,相对比较安全。那里的上海面积比较小,很多地方乌龟车十几分钟就能到。1983年,一个美国游客进入上海,他被这种神奇的乌龟车吸引了,于是拍下一批罕见的老...
八九十年代风靡一时的12种古董摩托车,骑过一辆,说明你已经老了
嘉陵70,经典神车,发动机在当年的一众摩托车之中十分的省油,质量也是没的说,特别是在那个年代其装配了“本田原装的日本发动机”,不得不说那个年代在工业发展落后的我们眼中的日本发动机还是不错的。捷达、桑塔纳一个级别的神车,这款车依旧有很多设计缺陷,比如机油泵、离合器、张紧轮有些容易出问题,但是那个年代拥有...
曾经的广东中山市,哪张照片戳中了你的泪点?
60年代末中期时拍摄的中山车站,照片中的公交车很有年代感70年代时的石岐车站,这时候车站门口的人流还挺多60年代时的石岐路,这时候的道路是土渣的,车辆一过扬起一阵尘土飞扬,也是难忘的回忆60年代时拍摄的烟墩山,这时候还是荒山一座70年代时拍摄的墩山上的凉亭70年代时拍摄的烟墩山上台阶70年代长洲工业区...
曾患胃癌,70多岁完成骑行壮举,他是全球最大的自行车制造商老板
在1993年,刘金标在大陆进一步完善捷安特市场布局,2004年捷安特销售收入达到216亿新台币,成为全球最大的自行车生产厂家。现在的捷安特每年销售量达到470万辆。捷安特在获得巨大收益的同时,仍然在不断进行创新每年推出50款以上的各种车型,婴儿车、三轮车、公路车等一应俱全。目前在台湾运行的公共单车就是由捷安特运行的...
震撼!这100张70~90年代的临沂老照片,值得...
自行车成了村民出行主要的交通工具(1988年)电业局为山区农村架电线(1988年)有些农村妇女用上了缝纫机(1988年)抱着石板上学的小学生(1989年)杀猪过年(1989年)90年代在集上,等待照相的老人(1990年)一家人到集市上包水饺卖(1991年)准备高考复习的中学生(1992年)...
一切,要从几辆旧自行车说起...
从1960年起,宁波各公安机关开始陆续装备“五四”式手枪,以替代原来的杂牌枪。与此同时,宁波公安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代机动车。当时,市公安局在原12辆公用自行车的基础上(1959年登记在册,为市公安局仅有交通工具),装备了一批二轮、三轮摩托车及几辆“北京”吉普车。
王庆坨:自行车生产基地,被共享单车“害惨”每个人都在撑看谁能走...
20世纪90年代初,当地自行车厂工人在下岗后开始工作。他们生产了、型号,用于以家庭式工作室的形式销售低端自行车。在两三年内,王庆义出现在200多个小型家庭作坊中。40,000名永久居民中有70%以上从事与自行车生产相关的行业。经过20世纪90年代后期低端劣质产品的重组,不合格企业的清理和十多年后的发展,王庆坨也成为...
【新中国70年】出行方式的变迁,“浙”里一定有你的记忆!
新中国成立初期,浙江交通条件十分落后,居民出行极不方便。1949年底,杭州市内仅有公交线路9条。城市交通工具以人力车为主,水网地带居民出行以乘船为主,其他地区居民出行以步行为主。20世纪50—70年代,嘉兴、宁波、温州、湖州、金华、绍兴等城市先后有了公共汽车。1961年4月,杭州第一条无轨电车,在很多老...
70年,车轮上的成都史
上世纪80年代三毛来成都游玩时,就曾与大街小巷的人力三轮车夫亲切合影。彼时,这一批三轮车夫有一半都是从黄包车夫转变而来,他们身后这辆经过改造的人力三轮车,也曾在过去作为黄包车陪伴了他们的大部岁月,他们亦是成都最早的持有加盖印章、书有“驾驶员”的正规驾驶执照的车夫。↑成都街头骑自行车的人们·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