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俄罗斯称为歪曲历史的苏联电影……
被俄罗斯称为歪曲历史的苏联电影……前些天,我跟大家讲了前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遗憾的是当时并没有把为这部影片配音的演员详细名单的告诉大家,经过我仔细的观看以及搜集到相关的信息,终于找到了准确的配音人员名单: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译制《列宁在1918》主要配音演员:列宁由张伐配音,康斯坦丁由邱岳峰配音,斯...
当年十部前苏联老电影,每一部都是不朽的经典,你看过几部呢?
接下来是《乡村女教师》,由马尔克·顿斯柯伊执导,薇拉·马烈茨卡雅、德·萨迦耳、普奥烈聂夫、德·派符洛夫等人主演。影片1947年在前苏联上映,1950年7月由上海电影制片厂译制引入中国。故事讲述了瓦尔娃拉毕业后,前往西伯利亚的一个乡村教书,尽管她的未婚夫因参与革命被监禁,她依然坚定地独自前往。起初,村民对...
上译厂60周年|当我们怀念译制片,我们在怀念什么
1957年4月1日,当时国内唯一的译制外国影视片的专业译制厂——上海电影译制厂成立。在此之前,上译厂奠基人陈叙一已经组织了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为中国的译制片事业奋斗了八年之久。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列宁在1918》,到《佐罗》、《追捕》、《虎口脱险》等一批译制片经典在这里诞生,曾经封闭的中国观众通...
海南周刊|跟着电影去旅行 盘点国内那些被电影带火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东影于1948年引进的苏联电影《普通一兵》是中国第一部译制片。留在长春的部分则在周恩来的授意下,由当时知名的话剧演员金山出任改组后的厂长。金山担任编导,推出抗日影片《松花江上》,影片讲述了居住在松花江畔的百姓饱受侵略者欺凌,在压迫中觉醒,参加抗日义勇军的故事。如今,游客可前往位于长春市的长...
老电影《家》67年回顾,二少爷觉民活到了99岁,觉慧在地铁上病逝
阳华还在许多译制片中担任过配音,国产美术片《渔童》中的县令一角就是由他配音的。1978年10月14日,阳华因病在上海离世,享年63岁。6、三少爷高觉慧(张辉饰)由张辉扮演的高家三少爷高觉慧,是一个具有初步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的反抗者,他被视为封建家庭中大胆幼稚的“叛徒”。因为在电影中有出色的表现,张辉...
影视译制:不仅是语言翻译,更是文化诠释
1949年,新中国第一部译制片、苏联电影《普通一兵》上映(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紧接着,《乡村女教师》《列宁在1918》等作品涌现,成为时代经典。《列宁在1918》中的台词“面包会有的”,时至今日仍是人们经常援引的金句。1957年,上海电影译制厂成立,成为国内唯一译制外国影视片的专业译制厂。如果说当年东影的《普通一兵》用东北味...
苏联和南斯拉夫,已不存在了,可他们拍出这些电影,至今不可复制
1、苏联第一部:《列宁在1918》可惜,男主角英年早逝,一段芭蕾舞戏,抓住了无数中国观众眼球这部拍摄于1938年的电影,虽年代久远,但影响力至今仍未消散。比如那句“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经典台词,正是出自本片。影片以十月革命之后的苏联为背景,讲述在列宁领导下,苏联人民战胜饥荒和敌对势力,最终取得了...
旧书信揭秘70年前如何拍电影
除了国产电影外,经典的译制片也陪伴着一代代人成长。70年前,电影院里放映的外国片都是打上简单字幕,观众大多看不明白。时任长影厂长的袁牧之将目光瞄准了苏联电影《普通一兵》,想要做一部真正的译制片。他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导演袁乃晨。厂里没有做译制片的经验,如何能让银幕前的苏联人讲中国话?袁乃晨只能摸索着...
新中国电影译制片之父与夫人2日内接连逝世
新文化讯(记者殷维)被誉为新中国电影译制片之父的长影著名导演袁乃晨,于2015年10月5日零时10分在长春逝世,享年96岁。袁乃晨是新中国电影的开拓者,制作了新中国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并开创了“对口型”译制法,成为中国译制片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的方式。
决定赴死的"佐罗",带走译制片时代的最后一丝余音
1961年,前苏联电影《白夜》由上海电影译制片场引进,17岁的童自荣很快就被迷住了,甚至没事的时候就会喃喃自语,模仿着片中人物念叨“娜斯金卡、娜斯金卡”,成为一名配音演员也成了他的梦想。那个时候,每次看到电影资料中配音演员的名字,他都会心跳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