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代入学装备大赏,哪一个勾起了你的青春回忆?
这个时候,钢笔依然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生们带着这些装备,充满了文艺范儿。20世纪90年代入学装备:磁带录音机、小风扇、电暖壶90年代,小风扇、电暖壶、磁带录音机悄悄溜进了大学生的行囊。要是有个传呼机或者大哥大,那绝对是校园里的风云人物。这时候的大学生,从免费到收费,从包分配到自己找工作,上大学就有“...
穿成70年极品军嫂,想离婚却被首长老公拒绝,随军后震惊大院
江拾月新奇地看着一个个柜台,很多东西她都只在年代剧里看见过。白花红底的铁皮暖壶,搪瓷的痰盂、画着一张美人脸的雪花膏等等。百货大楼有布柜组也有成衣柜组,不管是布匹还是衣服都比小商店里贵一些。这里最便宜的布料都要六毛钱。衣服也比外面贵得多。江拾月看见一些木箱里同款的衣服,估计原主没少在这里...
穿回70年,首长老公拒绝离婚:随军带娃奔小康,震惊大院
江拾月新奇地看着一个个柜台,很多东西她都只在年代剧里看见过。白花红底的铁皮暖壶,搪瓷的痰盂、画着一张美人脸的雪花膏等等。百货大楼有布柜组也有成衣柜组,不管是布匹还是衣服都比小商店里贵一些。这里最便宜的布料都要六毛钱。衣服也比外面贵得多。江拾月看见一些木箱里同款的衣服,估计原主没少在这里...
穿回70年,首长老公拒绝离婚:带娃奔小康,日子幸福极了
江拾月新奇地看着一个个柜台,很多东西她都只在年代剧里看见过。白花红底的铁皮暖壶,搪瓷的痰盂、画着一张美人脸的雪花膏等等。百货大楼有布柜组也有成衣柜组,不管是布匹还是衣服都比小商店里贵一些。这里最便宜的布料都要六毛钱。衣服也比外面贵得多。江拾月看见一些木箱里同款的衣服,估计原主没少在这里...
老照片:七十年代末中国人的火车记忆 最先进列车时速120公里
在当时的车厢内,尤其是卧铺车厢每个位置上配备有一个暖壶,里面装满了热水。当茶杯里的茉莉花茶泡开后的香味四溢,这种记忆至今还深深印在我的脑海。(沈阳火车站,东北的铁路枢纽,当时有6个候车室,5个站台,18条铁轨。每天发送130列旅客列车和157列货运列车)...
冯骥才:七十年代末,我在人文社改稿的日子
冯骥才:七十年代末,我在人文社改稿的日子本书记录作者1977-1979年在北京朝内大街166号人民文学出版社“借调式写作”的人和事(www.e993.com)2024年11月25日。书中有大量具有史料价值的珍贵旧照,是乍暖还寒的季节不可或缺的见证。在那个年代,这些记忆一如江河早春的凌汛,带着不可遏制的春意迅猛地来到人间。
老照片:七十年代末火车旅行记忆 茉莉花茶和餐车味道记忆犹新
七十年代末,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乘坐火车旅行都拥有着极大的魅力。因为当时人口流动并不便利,出门旅行大多是出差时顺道而为。(70年代末从继红桥上拍摄的哈尔滨火车站)不过坐在火车上,看着窗外的田野山川从窗前闪过,远处的农庄升起的渺渺炊烟都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大同驶往包头的旅客列车)...
七八十年代农村常用的10种生活用品,你家还在用吗?满满的回忆
六、暖水瓶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用的是藤条或者竹子编的暖水瓶,还有这样露眼的铁的暖壶。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就出现了这样的压力热水壶,不过海燕觉得这样的水壶是蛮好玩的。我特别喜欢压水玩。八十年代还有这样一款塑料壳的水壶,你们还有记忆吗?七、黑白电视机...
大学开学“三大件” 折射七十年变迁
原标题:从“被褥、脸盆、暖壶”到“电子书、按摩仪、平衡车”大学开学“三大件”折射七十年变迁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记者舒静、宋佳、李嘉瑞)高校开学季即将到来,51岁的李佳兴冲冲准备给刚考上大学的儿子购置生活用品,但都被婉拒了:基本用品学校都配齐了,“快递也很方便”,没必要大包小包带很多东西。
60、70、80、90年代大学生,开学“大三件”都有啥?
60年代新生入学场景70年代入学装备:脸盆、被褥、搪瓷缸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高考刚刚恢复。新生常规入学品大多是雪花膏、暖壶、被褥和鸡蛋,手表则是极少数同学才戴得起的奢侈品。大学生每月生活费为10-16元,是学校根据“家庭情况”分级发放的。虽然物质匮乏,但幸福度很高,大学没有学费,且包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