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为什么老走眼?真品看得还是太少
支足数目多为三足,表示天地人三才合一,三位一体,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烧成工艺上,已具备了当今钧瓷烧制的工艺特征,分素烧强固胎体,釉烧呈光泽色彩的二次烧制工艺,这在钧官窑遗址中可找到证据。在施釉方面还表现在足底施满护胎釉,支钉烧成,这是五大历史名瓷共同的特征,是御用官瓷精细的标志之一。金代钧窑瓷从...
钧窑瓷器的特征和元钧瓷的区别
另外,从不同时期钧瓷施加的褐色护胎釉看,五代、宋初的早期钧瓷施加较厚的褐色护胎釉,到北宋中晚期施加薄薄的一层褐色护胎釉,及至到了元代,窑工已经完全意识到,很厚的钧瓷釉质足可以遮盖住胎体些许的旋痕及略微的凹凸痕迹,加之“元代钧窑瓷制作较粗,造型笨重,底足修整不精细”的制瓷风格,因此不再施加褐色护胎...
河南博物馆138件钧瓷中,有多少精品?我选了一些,你来评价
1.钧窑蓝灰釉双耳罐,元代,高9.2厘米,口径8.4厘米,足径6.9厘米,河南省文物工作队移交。敞口,短颈,肩部置对应小圆系,鼓腹,宽圈足。通体施蓝灰釉,釉不及底足。钧窑月白釉彩斑罐2.钧窑月白釉彩斑罐,元代,高17.8厘米,口径11.5厘米,底径12.7厘米,禹县白沙水库采集。直口,短颈,溜肩,鼓腹,胫部斜收,圈...
文博日历丨元代钧瓷之“最”!这件天青釉香炉美得不可方物
二是美在天青釉的“多彩”钧窑基本特点是“窑变”成色主要是指瓷器在烧制过程中窑内温度发生变化导致其表面釉色发生不确定的自然变化这件香炉釉色为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乳光釉纯粹、匀净、含蓄三是美在独特的“流云”纹理“小宋自造”香炉采用斜装窑法入窑烧制入窑时两只底足被垫高而呈倾斜状又因...
北宋钧瓷不为人知的秘密,你们都知道吗
均瓷有蟹甲绿,有一、二、三,……,为数字款。红釉常在底足部有泛绿或灰微绿,苔绿。这些底的内容要记住,对鉴别有好处。除了看底足还要看器体画工、形、胎、釉,因为每个时期形、胎、釉的特征不一样,这些特征都代表生产时期的工艺及技术标准。
民间精品北宋钧瓷鉴赏!
5,要识别落款的方式,不同朝代的官窑底足有不同的款识(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如康熙和雍正时大部分为六字楷书蓝款,也有少量的篆书红(蓝)款。6,胎质、釉质一般过细。仿制古器时的社会生产力、生产手段等等,均比被仿物生产时进步,而仿造者又唯恐做得不精不细不真,胎釉料加工时多充分利用当代之生产技术条件,故往往在精细程度上...
鉴别钧窑瓷器的仿制 钧瓷品的真伪鉴定
首先,看其制作工艺。钧窑瓷器从初创伊始的"唐钧",历经宋、金、元,直至民国时期的仿钧都采用的是手拉坯工艺。这种工艺特征是器物的底部较厚,然后向上逐渐趋薄,器物的口沿处胎体最薄。在器物的圈足露釉处还可以看到细密的旋纹,器壁薄釉处有轮指痕。
钧瓷红紫相映象征吉祥高贵
接近底足的位置釉层极厚,凸起处高出釉面几毫米。器内遍布蚯蚓走泥纹,釉面润滑,乳光内含。釉色过渡自然,层次丰富。海棠红呈色美艳绝伦,不亚于任何一件传世官窑器,可谓难得一见的钧瓷珍品(见图①至⑤)。传统吉祥图魁星踢斗独占鳌头在古代吉祥图案中,有一幅图名为“魁星踢斗”或“魁星点斗”。此图画一...
揭开宋代钧瓷“蚯蚓走泥纹”的神秘面纱
这时因为釉面很厚,釉质在煅烧时翻滚,所含金属分子的重量不同造成了有的浮于表面,有的沉于釉底。这样不施人意纯属天意的结果就是,釉层上漂浮着浅釉,釉层下沉积着深釉,蚯蚓走泥纹就出现了。钧窑天蓝釉三足筒式炉浸染瓷器已久的人知道看钧窑首先要看它的蚯蚓走泥纹。如果连这一特征都没有,就很难说其可靠...
曾惊艳帝王的宋代五大名盏,风雅绝美,今日一盏仅百来元!
*监制款底足刻有小小简体“金”字落款,而亲制款则落篆体“金”字。这样的茶盏立于茶席,仿佛宋时风雅尽入眼帘,增添美意之余,也给自己的心灵带来了一份宁静。五大名窑珍品,低至388元钧瓷是五窑之中唯一的多色釉,其令人着迷的地方,便是“入窑一色,出窑万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