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分享:娱乐至死的时代
3.宗教任何传统宗教都要求举行仪式的地方要具有某种程度的神圣性(建筑、装饰、布景、蜡烛、禁言等);通过赋予事物“魔力”而获得神性,而不是为了娱乐电视本身有明显的世俗倾向,充斥着广告和娱乐,无法被神化成宗教空间;如果信息传递的语境不同,就不能指望信息的社会:电视只能给观众他们想要看的,因为电视是“...
《娱乐至死》第十一章 赫胥黎的警告(读书笔记)
波兹曼认为找到怎样看电视的方法是解决“娱乐至死”的唯一办法,但他对此感到悲观和渺茫。因为从理论上来说,学校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传媒,但实际情况却是,如果完全指望学校又显得过于天真,毕竟对于铅字在塑造文化中起的作用,学校都还没来得及思考,再让学校解决这个问题,显然是勉为其难。如何利用教育来控制电视,...
读《娱乐至死》一定要弄懂的概念!
概念的名字叫“信息-行动比”,是媒介环境学派的关键人物尼尔·波兹曼,在他写的《娱乐至死》书中提出来的。含义是这样的:信息和行动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一个人获得了某种信息之后,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成某些行为。简单来说,就是日常生活中,当你接收到一个信息之后,就需要形成某种行为,这样的才能让你产生能够掌控...
《娱乐至死》第七章 “好……现在”(读书笔记)
《麦克尼尔—莱勒新闻时间》的编辑及主持人曾这样表述制作新闻节目的奥义:“越短越好;避免复杂;无须精妙含义;以视觉刺激代替思想;准确的文字已经过时落伍。”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电视新闻的观众很快会成为得到娱乐最多,得到信息最少的人。沃尔特.李普曼1920年曾经说过:“无法察觉谎言的社会是没有自由...
读书笔记|波兹曼批判的是‘娱乐至死’,不是‘娱乐致死’
在电视逐渐取代书写,印刷的背景下,批判家尼尔·波兹曼于1985年出版著作《娱乐至死》。在该书中,波兹曼深入剖析了以电视为主的媒体对人思想、认识论至政治,教育等整个社会文化发展趋向的影响,并认识到媒介危机。上卷第一,二章,他站在“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识论“的角度,思考媒介的哲学意义和隐喻,以及认识到媒介...
《童年的消逝》—读书笔记导图分享
他认为强势媒介能够以一种隐蔽却强大的暗示力量重新定义现实世界,甚至塑造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人们实际上是生存在媒介所制造的巨大隐喻世界中而不自知,因此发展出了“媒介即隐喻”的理论(www.e993.com)2024年11月22日。波兹曼出版过20余部著作,《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是他的两部代表作,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
...技术进步和数据时代——《技术垄断》和《数据资本时代》读书笔记
读《技术垄断》和《数据资本时代》两本书,可以帮助思考如何应对技术进步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复杂影响。一、《技术垄断》尼尔·波兹曼(1931-2003)是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生前一直在纽约大学任教,他写了媒介批评三部曲《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和《技术垄断》。虽然《技术垄断》出版于1992年,近30年前了,但...
《博雅集》 | 书评分享(十一)
《娱乐至死》一书在美国首次出版于1985年,当时互联网还未普及,美国逐渐步入电视时代,美国社会由印刷统治转变为电视统治。波兹曼敏锐地观察到了主流媒介的变革对大众以及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得出了由此导致社会公共话语权的特征由曾经的理性、秩序、逻辑性,逐渐转变为脱离语境、肤浅、碎片化的结论。在书中,他分十一章详...
【合集推出】合集《美国娱乐产业如何炼成II》正式上线!
与《美炼I》集中聚焦美国娱乐产业区别的是,《美炼II》视野有所扩大,一方面仍然聚焦迪士尼,MTV,Nickelodeon,NationalGeographic等美国娱乐产业成功案例研究,另一方面也将视野拓展到动画、音乐、日本电影等全球多产业视角。此外,也涉猎了例如《娱乐至死》等底层方法论的探讨。
ABOOK|《一本书》的缘起,及半年回顾
几年前读过《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后,我就迷上了尼尔波斯曼。他这本《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对“技术”的本质作了精彩而深刻的分析,而且相当实用:在这个信息严重过载、真假消息难辨的后真相时代,采用书中的建议后,我的信息处理能力提高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