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老子》所著《道经》与《德经》传达的声音
“老子”是个尊称。道师享年高,德行高,于是就是“老先生”了。“老先生”的话语是最有道理的。老子以当时学术名流的身份,出任周朝“守藏史”——宫廷图书馆馆长。周朝的宫廷曾经一度崩坏,老子无奈,骑一青牛,走入西域。路经函谷,关令尹喜盛情款待,再三挽留,老子遂为《老子》,“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
《道德经》10句名言,句句精辟,饱含人生大智慧!
一、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第一章》点评:我们中华文化的核心,其实就是一个“道”字,无论你是做学问,还是修行,最顶端的目标,都是求道、得道。那究竟什么是“道”?谁也说不出来,因为这个“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任何言语文字,都无法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只要是言语表达出来的道,就已经不是那个原...
王建国:我花费十年时间研究老子,在解甲归田的年纪写了这本书
比如第一章第一句“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大部分的解释是“可以用语言讲述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老子整部《道德经》是韵文体,上下句都是对仗的。解读的时候应该考虑上下句的词性结构。第一章的第二句是“名,可名也,非常名也。”很显然,第一个“名”是指名相,第二个“名”是名词动用,意思是命名。按...
《道德经》第一章的真正含义,你读懂了吗?
那这句的解释就是:用语言能够表达清楚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同样的“名可名,非常名”把标点符号再优化下就是“名,可名,非,常名”。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名”是名字的意思,是名词。第二个“名”是叫,称呼的意思,是动词,“常”指永恒。那这句的解释就是:可以叫得出的具体名字,就不是永远存在的名字。
【传统文化】乐之斋随笔解析《道德经》玄学之谜六‖周述华
很明显,《河上公本》又进行了改动。这最后一句“众妙之门”,是第一章老子无私论的点睛之笔。清楚了这句的本义,就能打开《道德经》核心思想的大门。上一节,我们解析了:“恒无欲也”,是持之以恒地无私无欲的意思。“恒有欲也”,是有坚定不移的意志的意思。
《道德经》:何谓“道”?以下六点不可不知
第一,“道”本无名,代称为道在开篇的第一章中老子就提出了“道”这一概念:道可道,非常道(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意思是:道可以言说,就不是永恒的道了。从这里可以看出,“道”是很难用语言描述的,颇有一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意。第二十五章: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意思是: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就代称为道。所以,老子所...
说说《道德经》中“道”和“德”的含义
先讲一下道的含义。道是老子哲学中的最高概念,也是一个最根本的概念,中国历代诸多思想家、哲学家都对道一词进行过诠释,众说纷纭,诸多解释层出不穷。作者汇总了一下,对《道德经》中道的解释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其一,认为道为宇宙本原。通行本《老子》第二十五章中说:...
《春秋》“大一统”观与秦汉的时期思想及创作
这说明,早在战国中期,《老子》一书已经定形。根据《战国策·秦策上》、陆贾《新语·思务》及题名刘向的《列仙传》等书记载,在战国时期的齐地,道家的传说非常盛行,像王乔、赤松子等升仙故事,《淮南子》将其放在《齐俗训》篇中[14]。《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张良系韩人之后,自幼欲学赤松子,向往仙人境界,故...
成都文化中的《老子》元素
春台一词已见上引,也是出自《老子》第二十章。登春台,春登高台也,今正月初一犹存登高之俗。春台会则是庙会的另一种叫法,基本在中国的各个地方均存在,各地赋予不同的含义(因而产生不同的名称,非止“春台”一名),届时举办各种文艺活动,同步进行商贸,品类之多之齐,颇有“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
道德经第一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一章译文:道可道,非常道。在《道德经》一书中,道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道的含义总的来说可以归为三重。常道。道生无,无生有,有生万物。万物即宇宙,自然。常道,为第一因,永恒不变。道可道,第一个道字,指的是常道。第二个道字,指的是名词动用,有执而用之之意。也可以理解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