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子毓:汉初北军归属考——兼论“三公九卿”说之源起
事实上,如前所述,在汉成帝时期,确曾进行过以实现古制为目标的官制改革,“三公”在制度上正式确立。虽然由于最后中两千石官员超过九个,因而许多学者认为此改革只是确立了“三公”,并未涉及“九卿”,然如杨振红先生所考,内史与主爵都尉本皆为中两千石,在其演化为“三辅”后秩禄不变,其秩禄降为两千石的时间恰...
袁绍、袁术所在的家族,到底哪些人曾经“位居三公”?
在汉朝历史上,司空、司徒、太尉位居三公,因此,袁安也成为汝南袁氏第一位官至三公的。汉和帝时,窦太后临朝,外戚窦宪兄弟掌权,袁安不畏权贵,守正不移,多次直言上书,弹劾窦氏种种不法行为,为窦太后忌恨。永元四年(92年),袁安去世。二、袁敞袁敞是袁安的儿子,汉和帝时,袁敞历位将军、大夫、侍中,出任东...
汉武帝时的酷吏张汤:凭借两大案件位列三公,最终惨遭诬陷自尽
张汤听后恍然大悟,汉武帝扫清后党、打击诸侯等一系列政策是他张汤执行的,而今积怨甚多,汉武帝需要他背负这一罪名,以消靡怨愤。张汤留下遗书:“臣出身毫末,无能而位列三公,是源于陛下的赏识。现在有人控告我,我必须承担起责任,但是我要向陛下说清楚,陷害我的是三长史。”张汤深文周纳,他在人生最后一刻,用...
刘邦建立的汉朝,为何历史上还要将其分为汉朝、东汉两个时期?
而东汉时期,刘秀削弱了传统三公的权力,实行了内外朝制度,形成了尚书台与尚书省并存的体制,这种制度安排加强了皇权对政务的控制,对后来的政治发展产生了影响。其次,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差异。西汉时期,儒家思想得到了充分发展,孔子学说成为国家的官方思想,儒家经典被列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这对后来中国政治和文化的发...
“秦初并天下,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汉代郡守的社会政治纠葛
一、“战国时代,秦及三晋之郡长官曰守”,汉代郡府机构渊源“战国时代,秦及三晋之郡长官曰守”(《秦汉地方行政制度》)。郡守制度从战国年代便有萌芽,只是没有形成系统规模。郡守制度最开始的功能具有局限性,并没有像后期一样对于整个郡府辖区负责所有政教管理责任。
从“三公制”到“三省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究竟如何演变?一文了解
汉朝大司马与太尉系同官异名,魏晋以后二官并置,位在三公上(www.e993.com)2024年11月5日。大将军,魏晋时位或在三公下。《宋书·百官志上》:大司马,“掌武事”。《隋书·百官志中》:北齐大司马、大将军,“并典司武事”。但实际上大司马、大将军如三公无具体职事。《晋书·陈骞传》说,陈骞先后任大将军、大司马,晋武帝诏曰:“...
西汉和东汉的“三公”有什么异同,三公之中谁的官职更高
“三公九卿”制,乃是秦朝在审视历史长河中的官僚制度后,精心雕琢出的一颗璀璨明珠。三公与九卿,皆为秦朝之翘楚,三公更是位高权重,仅次于君王。汉承秦制,三公之设依旧,然其权力在汉代历经风云变幻,充满了变数。上图所展示的秦代官制简表,犹如一幅历史画卷,生动再现了那个时代的权力结构。这份简表,犹如一位...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门生遍天下,为何败亡的如此迅速?
袁绍作为四世三公的袁家小老婆生的孩子,出身并不算太好,凭借家族的威望以及自己的能力,硬生生的把他们袁家又往上推了一个档次,可惜的是生不逢时,他想立一个汉朝王室的傀儡然后再取而代之,但是当时并没有形成九品中正制,所以没人支持他,最后败亡也是必然。
同是四世三公出身,为何人才投靠袁绍,不选择袁术?
四世三公就是在袁术、袁绍之前,袁家就有上下连续四代人,都位居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在当时可谓是显赫至极。三公是东汉时期的官职名称。袁家的四世三公,说的是袁安在汉章帝时期担任大司徒,他的儿子袁敞担任了大司空,孙子袁汤担任了太尉、曾孙袁逢担任大司空,袁隗担任太傅。
社稷之臣汲黯:汉朝最后的卫道者
“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平津侯主父列传》)——公孙弘于元光五年七十多岁再次受征召,从平民百姓跨越到百官之首,仅仅用了十年。公孙弘受汉武帝重用主要原因是:“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公孙弘受重用意味着儒家学说的崛起,而以汲黯为代表道家学说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对披着...